“保险+期货”渐成西部农民致富增收“保险阀”

沃保整理
2019-11-23
100
46岁的精准扶贫户李永平种植了2亩苹果,去年,因为霜冻灾害,苹果产量不足600斤,也没卖上好价格,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但因参加了“保险+期货”项目,今年初,他如期拿到了赔付款2000多元。

李永平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省秦安县。秦安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这里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从去年开始,包括秦安在内,中国西部多地开始探索的“保险+期货”金融扶贫创新项目,带动贫困农户致富增收。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秦安支公司总经理王建林介绍,农户购买苹果保险,一旦触发价格承诺,将由保险公司赔付亏损,而保险公司则通过购买期货公司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了“再保险”,形成了风险多方共担的利益格局。

“相较于自然灾害风险,农户对于价格的风险接受程度更低,因此‘保险+期货’项目的推行更符合农户的实际需求。”王建林说,过去普通农业自然灾害险的亩均理赔金额仅有200元,而他投保“保险+期货”项目后,亩均理赔金额则可达到1200多元。

秦安县副县长纪彤国表示,秦安县现有果园90万亩,当地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苹果产业。“苹果虽是秦安的支柱产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产业风险较大。”

2017年底,苹果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中国首个鲜果期货品种。2018年初,甘肃省首个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在秦安县正式签约运作。

纪彤国介绍,由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导,通过政府奖补、帮扶单位捐赠和期货公司自筹等渠道,该项目已承保苹果近1万吨,涉及全县17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400多户。

“今年2月,苹果‘保险+期货’合约到期,进入理赔程序。截至今年3月下旬,当期共向农户支付了421万元赔款。”纪彤国说。

政府搭建“舞台”,保险和期货企业“奏乐”,广大贫困农户广泛参与。“有保险资金当‘定心丸’,我们贫困户更有生产信心了。”李永平说,今年,如果苹果期货价格跌破每吨目标价时,投保农户仍可获得赔款收益。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保险+期货”有力助推了农产品(行情5.22 -0.57%,诊股)目标价格改革,已连续几年被写入中国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除了甘肃,在云南、内蒙古等多地,天然橡胶、大豆等农产品也被纳入“保险+期货”项目中,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业内人士表示,苹果“保险+期货”是相关企业和市场完善业务模式的有益尝试。“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业务模式,通过金融杠杆满足实体经济和‘三农’发展的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王建林说。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