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互联网行业恰恰相反,激进冒险,以奇制胜,靠的是快和猛,适合年青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正是这批人创造了P2P网贷行业,并主导着这个行业。
1、P2P爆雷不断,本质原来是“吃人”
2006 年 4 月,国内首家从事小额信贷的宜信公司在北京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宜信公司己在北京及全国一百多个一、二线城市,二十多个农村地区建立了服务网点。此后,伴随着网络的普 及和第三方网络平台、支付机构的发展,国内的P2P小额信贷公司被迅速网络化。
在中国,P2P网贷被形象地称为中国的“影子银行”、“草根金融”等,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P2P 网贷在国内兴起并快速发展,还一度被认为是有可能取代传统金融的借贷模式。
发展迅速的同时,P2P也终于露出了“黑洞”本质——
截至2016年2月,全国 P2P平台总量为3944家,但问题平台累计却有1425家,问题平台的事件类型分为停业、跑路、提现困难和经侦介入。
2019年8月19日,北京朝阳区互金协会公示速可贷、互联贷等第二批15家失联P2P网贷机构“黑名单”。
单单2019年初至今新增的“爆雷”事件,就已有37家之多。
P2P,这个原本以撮合个人对个人借贷的第三方平台,曾因高收益在短时间内吸引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然而当它终于成为互联网理财的代名词时,不料无限风光后却转瞬间神话般湮灭。高管跑路、项目逾期、平台清盘,体面过后一地鸡毛。
曾经颂扬着P2P,对P2P充满信心的人,也逐渐意识到它的“黑洞”本质——这哪是科技时代的救世主,明明满眼都写着——“吃人”!
2、P2P背后那些悲惨的人和事
P2P究竟是什么?
P2P是person to person的简称,字面上意思就是一个人借钱给另一个人。
这个和银行的生意其实比较类似,银行的日常是什么呢?首先有人存钱、有人借钱,钱进钱出就需要一个小金库,这就是资金池。银行想要赚钱,所以存钱给的利息就少,借钱收的利息就高,银行赚的就是这么个差价。
在银行的背后是政府,相信大家这个都信得过,才会去存钱。同样银行也要信得过你,才敢借给你钱,所以一般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点值钱的东西。这套玩法看着很美好,但其实有些不如意。
第一点是银行用户很多,存钱的人多,银行不需要高息揽储所以存款的利息很低,赚不了几个钱;第二点是贷款很难救急救贫,很多中小企业没什么家底可抵押,在银行就借不到什么钱。即使有些家底,在银行办手续也要耗很久,需要钱的时候就不能及时拿到钱。
正是因为这两点,有两拨人就不乐意了,一个是有钱的嫌利息低,一个是缺钱的嫌贷不到款。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P2P的市场。最早P2P诞生在孟加拉国,那里有个经济学家尤努斯,他发现身边很多穷人,因为没值钱货抵押给银行,所以借不到钱,但其实这群人并非赚不到钱或者不守信用。所以尤努斯创办了一家叫格莱珉的银行。
格莱珉银行借钱给穷人不需要抵押,但利息收的高点,同样因为提高存款利息,也吸引了有钱人来投资。这种模式,弥补了银行的两个瑕疵,相当于给借款人和投资人牵线搭桥,发展到现在就变成了P2P。
所以P2P平台是这样牵线的:首先平台建立一个网站,缺钱的借款人把信息放上去,投资人查看信息后,选择要不要把钱出借出去。这个过程中P2P平台会从中赚一点中介费。
这样搞法的P2P平台投资门槛低,投资人几十、几百就能投,同时借钱的利息高,但借款人借钱容易。不过如果借款人钱还不上了,平台是不承担风险的,投资人只能自己想办法要钱。这是正宗的P2P玩法。
然而,网贷平台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资金供需失衡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心生诡计想要利用P2P圈钱的人不断涌现等造成了P2P背后那些悲惨的人和事
“我没了所有的钱却不敢跟别人说”
——受害人宋玲
宋玲是一个乳腺癌患者,上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下有一个儿子刚上大学。
今年五月,本想着用年初刚提出来的5万多块钱住房公积金做最后的治疗,没想到看到身边一位朋友正在投资的一款P2P,利润竟然高达12.5%,于是狠心了一把,将家里所有的积蓄12万投了进去。
对于这个不曾了解过半点投资知识,本本分分靠工资生活的女人来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断崖式的风险,甚至没有缓冲的余地。
几天之后,精神上的焦虑加剧了化疗反应,呕吐、疼痛、彻夜失眠。不敢告诉家里人,压抑让她在黑暗中喘不上气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癌症术后的又一场打击。这个年近五十,大半辈子生活也未曾有过大起大落的中年女人,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
但是想到老人和孩子,她不敢。
给老人养老的钱没了,给儿子买房的钱没了,所有的钱都没了,她却不敢跟任何人说……
“逼得太紧,就只有贱命一条了”
——受害人谢芳
谢芳出生于一个普工阶层的家庭,父亲在前几年接受了开颅手术,现在是一位1岁孩子的单亲妈妈。
今年27岁的谢芳,有33万元放在网贷平台中无法取回,这其中除了自己和妈妈8.5万的存款外,有15万是从亲戚那里借来的,剩下的9.5万全是来自信用卡。如今所有的钱石沉大海,有去无回。面对信用卡的催账单,她不得已再走老路,继续办新卡套现还账。
一家五口人,父母奶奶和孩子都需要有人照顾。对于月收入三千五的她来说,二十多万的债务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当她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和孩子的奶粉钱都孤注一掷时,或许她并不曾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个赌局,甚至死局。
“不敢想以后,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受害人李素琴
李素琴是一个天生有腿疾,年过半百的老太太,跟自己的丈夫生活在一起。
原本一个月两千块钱的退休金在小地方还可以让两位老人应付日常生活,可如今一大笔外债让王老太失去了安全感。
自己借来的11万加上女儿的2万块钱至今无法赎回。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的老太太,一直琢磨着怎么补上这个大窟窿。
从企业的资质信用到高管背景,她都自己上网查过,包括7%的收益率在她看来“也远比那种承诺20%回报率的要稳妥的多”。存几百再取回来,每天打开APP签到还能换取加息券,反复试探后,她才跟亲戚朋友的借钱去投。可是,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现在不但养老钱没了,连累女儿也深受其害,李素琴不敢想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3、P2P祸根何处?风险控制有用吗?
P2P到今日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1)企业垫付借出去的钱导致被“掏空”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为了抢夺客户,不少平台的做法是对投资人答应给高回报,同时对借款人放松了风控标准,很多借款项目都不需要抵押,本来P2P借款人的信用在银行就借不到钱,来借P2P的钱自然就有很大部分回不来,而借出去的钱回不来平台怎么办呢?为了不影响投资人继续投资,平台就只好自己垫付,有的平台家底太薄,窟窿太大,钱没还完自己已经被掏空了。。。
(2)资金池运营不当
更多平台的做法不是用自己的钱垫付,而是搞资金池。把投进来的钱先存着,用这部分钱来还钱,有机会再把多余的钱借出去。这么一做,平台已经完全脱离信息中介的地位,再加上管理资金池可不是轻松的事,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投资人投入的钱少了,平台就直接玩完了,这一波雷潮大部分平台就是这么挂的。
还有一些平台,手痒把资金池的钱拿出来挥霍或者搞投资,一旦出问题,钱也就回不来。更有甚者,很多平台是打着P2P的旗号,干着集资诈骗的事,投资人的钱一投进来,就进入了它们的口袋,接着就跑路了。
除此之外,随着明星P2P的倒闭,社会风评压力不断增大,恐慌情绪遭到四处散播,最后导致正常经营的合规平台也倒下了……
对于P2P的风险控制,国家也下了不少气力。日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在营的P2P网贷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
简单来说,就是借款人如果不还钱,将会被记入征信系统,然后被挂上“老赖” 的标签。
那些没被P2P爆雷炸伤的人,依旧高喊着P2P光明的未来……
4、一些高价值的投资方式值得被重视
从P2P爆雷风暴中幸存的人,肯定觉得自己是幸运儿,有运气,还有国家保护
但这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并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因为征信系统是不完善的,无法在借钱之前就能够查到该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再加上目前的P2P平台依旧有可能有资金池的存在,还是有可能继续爆雷。
所以有人宁愿拿毕生积蓄去赌,也不愿相信真正高价值的投资方式
想一想,用养老的钱,买房的钱,存下来的钱的一小部分为自己或者家人投资一份人寿保险
在无力赚钱的年纪收获投资的回报
难道不比用毕生的心血去赌一场来得更加稳健和值得?
想一想,如果用一部分钱为自己或者家人投资了一份人寿保险
在离开的时候依然能给家人们留下一笔希望
难道不比在P2P爆雷后留下千万负债来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人寿保险,才是真正高价值的投资方式,给自己和家人一份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