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万买的少儿保险 居然是个没用的保险

沃保整理
2019-10-01
100
养孩子是个细致活儿,再粗心的人,做了父母以后也会变得心细如发。起风了怕孩子着凉,出太阳了怕孩子中暑;孩子多睡会儿怕他肚子饿,孩子睡少了怕他长不高……

小孩子普遍体质弱,常往医院跑,又受罪又费钱。所以现在生了孩子,家长都想给宝宝买份保险,反复对比、到处问人,然而,给孩子买保险的“暗坑”,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比方说,代理人告诉你,现在有一个保险,既能给孩子保障,又能每年给你分红,你心动吗?想了解一下吗?

“我知道,我刚买过,不就是给孩子的“教育金”吗?”——就这样,80%的妈妈都掉进了这个保险业的头号深坑!

这种保险叫分红险,它的典型特征是:收益低、没保障。

为什么说它收益低?举个例子给大家:小明给孩子买的教育金,每年保费1万元,交10年,保费10万,15年后总共可以拿回15万,实际的年化收益率只有1.21%,它甚至比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最低1.75%)还低!

为什么说它没保障?一般教育金的保障责任是“寿险责任”,意思是,只有孩子身故才能获得赔偿!万一孩子生病、父母生病,这种保险根本帮不上忙。

在陕西,一个产妇生二胎时大出血,导致全身瘫痪。没想到,在急需钱的关头,丈夫拿着30万的救命钱跑路了。

更没想到的是,产妇其实之前为自己买了个分红险。说是又能拿钱,又能保病,每年缴费1万多,瘫痪后家人发现总共才能赔1.5万……这就是轻信保险代理人销售套路的悲剧!

保险学问很深,要想给家人做好规划,真的有必要自己先了解透彻!但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是,现在绝大部分人买保险,都嫌自己看条款太烦,让代理人介绍一下完事。好了,如果你遇到的是个靠谱负责的代理人,那是好运气;如果是个只管自己佣金的,出险后你大概率要大喊保险骗人了。

人保寿险关爱少儿

总结了几个常见误区,看看你有没有掉坑?

误区一:不懂保额的重要性,浪费预算

买保险,杠杆越高越好。通俗来讲就是花最少的钱,能获得的理赔越高越好。

保额多少够呢?拿重大疾病来举例子,很多家庭一般也就买个30万,50万,超过100万的并不多,理论上,应该是30万+5倍年收入。

因为除了要考虑治疗疾病的费用,还要考虑治疗过程中因为养病,无法工作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后期康复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未来几年家庭正常的生活开支,这才是冰山下的大头。

而挑选产品时,很多宝妈听说别人家每年花1万元买保险,就认为自己家也适合这个价位。

其实,现在各家公司产品差异非常之大,同一类型的重疾险,每年的保费就相差了40%,一家三口20年算下来,可能一辆奔驰钱都没了。

保险是一个综合配置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人的基本情况综合考虑,如果预算不多,买错了退保会损失惨重,无法回头!

误区二:忽视保险本质,想靠保险理财

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的保障,而不是为了通过购买保险进行理财。

常见的一些理财分红险,保障额度只是和所交保费差不多。也就是说,当风险来临时,这种保险赔不出钱来的。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反面教材,是我的朋友。他老婆就是某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几年下来,老婆为他买了十多份保险。

去年大哥脑溢血,进了医院。他爱人虽然是代理人,但是对条款并不了解,家人住院也没心思整理保单,然后就找我来了。我一查保单,全都买的分红理财型的保险,根本没有保障性,赔不出多少钱来,而且缴费期退保损失还很大。

听我分析完之后,她都快哭了:“每年开门红的时候,就因为奖金多,我都跟着买,还推荐亲戚买,我这是又坑自己又坑别人啊!”

误区三:想用一张保单,搞定全家保险

这种误区,源于家长“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态本没错。坑就坑在一些保险销售人员,抓住了父母的这个心理。

他们会疯狂推销一些打着全能的旗号的保险,比如某大公司的某某福。其实它的保障缺陷很多,价格还比类似产品贵50%以上。

保险销售人员就是靠“信息不对称”,卖给小白消费者的。等小白消费者具备基础的保险知识之后,再退保也来不及了。

可是,保险的产品属性和其他商品没什么不同,每一款都该有自己的长处。

买保险应该每个功能应该分开购买。管大病医药费的,就买住院险。弥补收入损失、后续康复治疗的,就买重疾险。管意外风险的,就买意外险。这种常识,学会了,就能多省一份钱。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