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幅创新高
于2015年4月成立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武昌区,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湖北银行、TCL集团、武商联集团、武商集团等四家股东出资发起成立的华中地区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拓展互联网及线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个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据湖北消金股东鄂武商发布年报显示:2015年湖北消金开业首年亏损2700万元;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扭亏为盈,年底实现净利润2819万元;2017年实现净利润4518万元,同比增长60.2%,同时实现总资产66.2亿元,净资产5.98亿元。
如今,湖北消金的盈利速度已略高于同一梯队开业的马上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普遍增长较快,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3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突破10亿元。
目前,湖北消费金融的净利润行业排名11名,排在海尔消费金融(净利0.48亿元)之后。
以股权补充资源
湖北消金利润的增长,同时也面临着资本充足率逐步下降的情况。
同时,据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且要求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银监会有关监管要求,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
易观智库金融领域分析师王蓬博分析:“同行拆借利率低,是持牌消费金融重要的资金来源。当其他资金来源增加,增加注册资本是为了合规,也是为了有补充资本金的空间。”
为此,湖北消金在去年3月通过券商非公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未能成功并被处罚后,转道增资扩股完成了融资。
增资与股权变更获批后,湖北消金的股东结构由“商业银行+消费品制造销售方+零售业的经营方”变为了“商业银行+消费品制造销售方+零售业的经营方+金融数据提供商+金融IT提供商”。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消费金融公司以扩股增资的方式引入新股东是达成合作、增强自身能力最快的方式。以股权补充资源是市场的选择,但合作模式、业务融合等方面是否符合当前的监管规定是当下可能存在的问题。”
为完成增资,湖北消金原控股股东湖北银行持股比例由50%下降至30%,失去控制权。
湖北银行曾对此表示:“各股东充分考虑湖北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以期借助两家公司在大数据、科技研发上的专长,支持湖北消费金融在互联网获客、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获得长足进步。为满足两家新股东的持股比例诉求,我行主动放弃了此次增资行动。”
从2015年6月正式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最早试水行业并纳入监管的合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务扩张、服务创新方面都有不错表现,行业也在今年年初频现增资动作。相较之下,湖北消金的资金实力和发展状况处于弱势。
一年内两度被罚,收5张罚单
2018年1月23日,湖北银监局接连发出10张罚单,对湖北消费金融、湖北金融租赁、国通信托三家公司及7位相关责任人共计罚金140万元,其中仅湖北消费金融一家公司就收到5张罚单。
据罚单显示:湖北消金因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40万元,并对公司4位相关人士处以警告。
然而,这并非湖北消金首次被罚。
2017年3月,湖北消金曾通过券商非公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专项计划进行融资,但尚未满足相应融资条件。
湖北监管局以“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的业务活动”为由,对其罚款50万元。
算下来,近一年的时间,湖北消金就两度被罚,被罚金额共计90万元,一天收到5张罚单。而银监局对湖北消金的两次处罚,都接近顶格处罚。
易观智库金融领域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说:“处以现金罚款和警示对公司自身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对公司和行业警示意义更大。”
行业前景一片大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9月,获得银监会批复的消费金融公司共25家,有22家已开业,其中有19家为银行系持牌公司,提出申请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并且绝大部分的金融消费公司注册资金为3到5亿元,只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及以上。
目前已有四个直辖市、15个省开设了消费金融公司,除上海、广州外,在城市分布基本上是秉持着“一省一家”的原则。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进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2017-2022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15%以上的增长率,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近50万亿,行业整体利润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