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保险公司也在加速前进。日前,由太平人寿与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发行的“太平人寿保单质押贷款债权支持1号专项计划”(下称“太平人寿债权支持1号”),拿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复并迅速成立引发市场关注。
该产品虽然仅发行规模5亿元,但是对于目前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的保单质押贷款的市场来说是一次全新试水,未来前景可期。据悉,这不仅是全国首单,更是全球首个保单贷款ABS项目。
保单质押贷款暴增
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寿险全行业保单质押贷款的规模已经达到2298.6亿元,相比年初增长了27.6%。
尽管与7万亿寿险总资产相比,目前的质押保单占比只有个位数,但从四家上市险企质押保单增速来看,未来保单质押融资仍有很大空间。
保单质押贷款,是指投保人将保单的现金价值作为担保,从保险公司获得贷款。可以进行贷款的保单是具有储蓄性质的,如人寿保险、分红保险、养老保险、年金保险等。保单质押贷款额度一般为保单现金价值的70%~90%,期限多为6个月内。若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当贷款本息积累到退保现金价值时,保险公司有权终止保险合同效力。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近年保单质押贷款增长的原因是一些高净值客户在财务上短期需要资金周转,与退保相比,保单质押贷款既可以解决短期财务问题,又可以继续维持保险合同效力;还有一些高净值客户将原本趴在保险公司账上的资金通过保单质押贷款方式盘活进行再次投资,这样也不影响享受保障的权益。
从披露的上市年报来看,近年来内地四大上市险企保单质押贷款规模大幅上升,这为险企提供了另一种盈利方式。
截至2015年末,在A股上市的四家保险公司保户质押贷款合计达到1775亿元,较2014年末的1387亿元增长388亿元,增幅28%。
其中中国人寿2015年贷款利息同比增长36.6%,由2014年的81亿元增至111亿元,“主要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信托计划等规模增加”;中国平安贷款及应收款利息收入由2014年的10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3亿元;中国太保2015年的其他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为107亿元,同比增长7.59%;新华保险保户质押贷款利息收入由2014年的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9.8亿元。
在保单质押贷款存量规模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显然看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以太平人寿此次发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虽然预期收益仅有3.88%并不高,但是期限短仅有半年时间,资产质量又好,因此很受市场的欢迎。
可以降低质押利率
“保单质押贷款是国际通行做法,做好相应测算便没问题,目前国内寿险公司的保单质押贷款已相对成熟,而资产证券化会涉及更复杂的测算,将保单质押贷款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是保险的创新尝试,太平人寿的总部在香港,保险贷款在大陆之外的地区也有许多新做法,应当相信其对风险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分析和评价。”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
太平人寿也表示,对于办理了保单质押贷款的客户而言,将保单质押贷款证券化的做法,并不会对客户的权益和体验产生任何影响。
“保单质押贷款ABS项目的诞生,经过大量的法律研究、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它在充分尊重贷款人意愿的同时,保证了项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合法合规。”太平人寿方面介绍。
据悉,在操作方面,每一笔保单质押贷款,太平人寿都将征得贷款人对“公司转让合同项下债权”的书面同意后,方进行后续处理,且全过程中客户无需与任何第三方发生直接接触,客户的贷款、还款行为与以往没有任何变化,没有繁琐的手续。
而在确保“合法合规运作”和“客户体验不变”的基础上,太平人寿认为,通过运作保单质押贷款ABS项目,可以优化投资收益,为公司保单质押贷款利率保持在低位,甚至进一步降低创造了可能,这将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获益”。
与此同时,太平人寿债权支持1号的设计和报批过程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上海保监局有关部门指出,该项目的推出是“金改40条”发布以来,保险机构在自贸区内探索金融创新的有效尝试,进一步促进了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双向融合。
资产证券化标的扩容至保险
据了解,随着资产证券化规模发展的迅猛,泛资产证券化越来越常见,基础资产的不断丰富,并形成大类基础资产产品,而本次太平人寿试水也是资产证券化首次扩展到保险资产。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作为激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选择。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化研究组在《2015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就曾提出,2016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向万亿级规模进军。
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亿元,同比增长79%,市场存量7179亿元,同比增长128%。
太平人寿债权支持1号作为首次将保户质押贷款进行证券化操作,可以说是丰富基础资产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