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回暖车险减亏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6日在京发布《中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4)》(下称《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车险保费收入达到5516亿元(人民币(6.495, 0.0128, 0.20%),下同),同比增长16.84%,成为全球第二大车险市场,仅次于美国。
近年车险发展速度较快,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14年,车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占比为73.12%;车险总赔款支出3026.74亿元, 同比增长11.24%。从车险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看。2011-2014年,车险保险深度分别为0.67%、0.70%、0.75%和0.81%,车险保险密度分别为259.24元/人、297.33元/人、348.49元/人和403.27元/人。《报告》认为,随着业务规模稳步扩大,风险保障能力逐步增强,理赔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车险在分散交通事故风险、提供经济损失补偿、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险企经营角度来看,2013年,车险利润下行,整体出现亏损,但2014年车险基本面好转,上半年承保业务扭亏为盈,虽至年底小幅亏损,但整体明显改善。2014年车险行业的综合成本率为100.24%,亏损11.57亿元,同比减亏17.75亿元。
中小险企经营困难
但与此同时,当前国内车险市场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中小车险整体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近年来,车险赔款支出增幅较大,且明显高于保费收入的增幅,简单赔付率逐年上升。同时,人身伤亡损失赔偿受赔偿标准的影响比较大,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车险的综合赔付率仍处于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保险公司处境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14年,人保财险等三家公司的车险市场份额总和为66.61%,剩余36 家经营车险的中资财险公司的车险市场占有率不到1/3。从2014年经营情况来看,我国车险的承保利润主要集中在大型财险公司,中小财险公司几乎全部亏损。
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开展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车险规模年保费均在100亿元以下。2014年车险保费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财险公司仅有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两家。保费500亿元-1000亿元间仅有太保产险一家公司,份额徘徊在13.5%左右。
在100亿元-500亿元,2014年有国寿财险、中华财险、大地保险、阳光产险、彩屏财险五家,上述五家的市场份额总计为19.14%,不及平安产险一家的市场份额。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上,虽然绝大多数公司都以经营车险业务为主,但车险市场集中度一直偏高,大型财险公司有明显竞争优势,中小公司份额较低。”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在《报告》中提到, 2013年,行业整体承保盈利26.43亿元,但利润贡献主要来源于大型财险公司:“其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合计盈利82.89亿元,绝大部分中小财险公司都承包亏损,仅有两成公司实现承保盈利。”
对此,华安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险企除了要采取对大公司的跟随策略外,更要注重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同时,中小险企在理赔网络、数据共享、行业自律方面还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汽车系险企兴起
此外,《报告》显示,车险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尤其营销成本高企,车商渠道受到挤压。
据了解,车商渠道是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重要营销渠道之一。目前我国车商渠道保费规模在车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三成。而出于吸纳中长期优质资本、完善产业链布局等考虑,汽车厂家纷纷涉足车险市场,通过全资、控股、参股等方式设立财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如众诚车险和鑫安车险。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其他财险公司,汽车系财险公司凭借股东优势,在前端销售和后端维修理赔上都有明显优势,对其他财险公司的车险经营造成压力。
近年来车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车商代理渠道迅速增多,但渠道发展并不成熟,由此导致的业务管理混乱、专业能力不足、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而与此同时,机动车保险社区服务销售中心发展迅速。门店模式再次为多家企业所采用、纷纷创建试点。
以华泰财险为例,仅2013年就在全国新开1400家社区门店,这一规模是华泰财险两年多以来所开门店总和的近3倍。到2015年底,华泰财险门店规模将达到3600家。据了解,华泰财险探索的门店模式即专属代理人模式,是国外较为成熟的渠道之一,该模式的代理人只代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门店以车险业务为主,业务占比高达98%-99%,定位为服务社区。以社区为单位,门店老板向社区居民提供华泰财险的车险和财险产品的咨询、查询、投保、出单等服务。
对于机动车保险社区门店的快速发展,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表示,的作为居民生活固定场所的住宅社区成为保险业展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社区门店是典型的例子。人保财险在这一领域也已经有四五年的探索。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一模式还处在前期战略投入阶段,具体盈利模式还未明确,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具体路径仍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