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险企“类信托”产品纷纷推出上市,引热卖狂潮。这些保险理财产品都有“挂钩资产”与“高收益率”的共同特点,可能使得它们相较银行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似乎银行、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趋弱之际,得益于银保渠道。
具有“类信托”特点的保险理财产品正在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限额10亿,目前已经卖了大部分,很快就没了”4月25日晚上,一家太平人寿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如此答复客户。
这天也是太平人寿“稳赢一号”理财产品的上市日。太平人寿保险代理人透露,4月25日上市当天公司共卖出21.7亿,分配额度一抢而空,5月3日分配最后额度10个亿之后,该产品已经停售。
无独有偶,新华保险推出的“尊贵一生。精选财富计划”4月18日试销当日,销售额过十亿元。其中,在银行柜台销售的为“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在个人渠道销售的为“附加精选二号”两全保险(万能型)。
上述保险理财产品都有“挂钩资产”与“高收益率”的共同特点,这可能使得它们相较银行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似乎银行、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趋弱之际,得益于银保渠道的“调剂器”作用,保险产品的锋芒逐渐显露。
不过,“投保人需要清楚,诸如5%左右的收益率是否写进了保险合同,利率结算的基数是否扣除了初始费用。”5月23日,一位人身险公司产品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否则很容易造成销售误导。”
那么,此类的保险产品会成为寿险复苏途中的拐点还是未来的一个潜在隐患?
销售变阵
推出新的“挂钩资产”保险产品也许是目前现状下保险公司权衡“规模与价值”之后的一种“冲现金流”之选择。
近期,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寿险公司陆续在银保渠道推出较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虽然按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万能险并不计入保费,但至少能给险企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销售变阵已经开始。“我们需要在规模与价值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把握好两者的尺度。”一位接近新华保险高层人士说。
的确,业务转型叠加行业低谷,新华保险的保费增长无疑面临较大压力。根据《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要求,新华保险2013年前四个月保费收 入379亿元,同比下滑9.02%,四月单月实现保费63亿元,单月同比下滑4.51%。扣除4月保费,新华保险201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下滑 9.87%。这主要是因为其个险增长乏力和银保渠道收入大幅下滑。
在此背景下,新华保险4月份在银行渠道推出一款资产导向型产品,即“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当月结算利率为5.25%。将不低于90%的资金投资于特定创新金融产品项目,项目每年预期收益率不低于5%。
据上述接近新华保险高管人士透露,截止目前“精选一号”销售额为21亿。这款产品的“噱头”是兼顾百姓对养老、理财、保障的需求;另外,该产品 也是被保险研究人士视为险企在资产管理领域开疆辟土的标志。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太平人寿、生命人寿等险企推出了与特定资产挂钩的产品,但大型保险公司基 本处于观察状态。
对照太平人寿的“稳赢一号”理财产品,新华保险上述产品的销售规模与太平人寿“稳赢一号”上市日的销售额21.7亿相近。“今天晚上还能买上, 明天就说不准了。”4月25日晚上,一位太平人寿销售员工这样告诉客户。关键是,该产品在上市之日就宣布于5月25日退市,疯狂销售仅仅一个月。此款产品 亮点是,3年交首年末现金价值达到保费的87%,第二年93.3%,第三年96.2%;保单贷款可达95%。
不过,太平人寿的“激进”并非一朝一夕。其于去年9月上市的“南水一号”附加万能险,成立半年以来月度年化结算利率均为5%,可能是所有寿险公司中的最高水平
而无论是太平人寿的先行一步,还是新华保险的随后跟进,两家公司无疑都意识到“类信托”保险理财产品在银保渠道的“火力”,并愿意尝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