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重启机构 大众保险17年后再出发

沃保整理
2012-11-18 11:19:31
100
【编者按】大众保险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或者说是增长问题。这既是股东的明确要求,也是一家中小保险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实现业绩增长?这无疑是摆在外资掌握经营权的大众保险、监管领导出身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兴面前的一道难题。“我自己对大众的定位就是一家中小公司,虽然这忽略了成立17年、第6家保险公司的历史,但这就是现实。必须轻装上阵,重新出发。”张兴如是表示。首要问题

  【编者按】大众保险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或者说是增长问题。这既是股东的明确要求,也是一家中小保险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实现业绩增长?这无疑是摆在外资掌握经营权的大众保险、监管领导出身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兴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自己对大众的定位就是一家中小公司,虽然这忽略了成立17年、第6家保险公司的历史,但这就是现实。必须轻装上阵,重新出发。”张兴如是表示。

  首要问题还是增长目标

  每年15%的业务增长、每年2%的综合成本率的下降、五年内具备上市条件,这三大条件正是2011年7月大众保险的中方股东引进战略投资者——史带国际,并同意史带国际以20%的股权拿下大众保险经营权时提出的条件。

  “15%的增长对于一家中小公司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高增长,只是这两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就很有难度。今年我们本来定的目标是16%的增长,但上半年是负增长,下半年业绩冲刺的压力很大,别的公司也没闲着。靠什么冲?靠费用的老套路在大众肯定行不通。”张兴坦承,别说史带国际董事长莫里斯·格林伯格掌控下的外资管理团队不同意,就是他自己也不会如此做。

  “毕竟做了多年监管工作,合规、稳健发展意识比长期在市场磨练的高管肯定要强一些。”张兴表示。

  4月27日,根据格林伯格的提议、中方董事们一致同意,张兴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此次上任可谓“临危受命”。其时,财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既有大公司之间激烈的地位保卫、争夺战,也有第二集团军强势、掠夺性的份额之争,更有江浙等新兴地方保险公司的生猛崛起,各路势力冲击财险市场,以致中国保监会4月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召开规范财险市场秩序专题座谈会,强力重整财险市场秩序。

  “华东地区是大众的大本营,而这些地方也正是各大公司拼抢业务的重要阵地。既是老公司又是小公司的大众拿什么去和别的公司竞争?我们擅长的领域在哪里?史带国际的优势是什么?”这些问题都等着张兴去给出答案。

  按照市场目前的经营逻辑,大公司有网络有品牌,业务开展上有优势;新公司在一定阶段可以“砸钱”,亏损也得先做出规模。对于成立17年的大众保险来说这二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只能去寻找自己的“蓝海”。

  2012年1-9月,大众保险原保费收入12.13亿元,在41家中资财险中排名第28位。“虽然我们主观上没有和别的公司比规模的意愿,但现实是规模太小,成本分摊不了,且不能足够分散风险。”在张兴看来,规模如果不到50亿,抗风险能力都很弱,甚至50亿都不够,100亿才合适。而按照大众保险目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就算完成15%的增长目标,100亿的平台也得15年后才能达成,而这个时间表明显太遥远。

  回溯大众保险17年来的发展,不是没有经验可以总结。1995年元月成立之初,大众保险董事会就确立了“立足上海,面向华东”的发展基调,后来为了全面一点,加了一句,“放眼全国。”17年来,只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等华东地区设立了8家分公司,2004年后就没再开设过新分公司,直至2012年10月22日,北京分公司成立,算是走出了华东地区。

  作为第一批成立的保险老兵,大众保险在最初几年业绩突飞猛进,2002年实现利润5200万元,在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中位列第五。但2003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的一波大跌和整个车险市场出现的全行业亏损,让大众保险出现1.3亿元的巨亏,且接下来连续7年亏损,直到2010年才实现盈利。

  可以说,最初几年只着眼于华东地区,的确是董事会从当初的发展基调出发。后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大众保险想要设立分支机构,却又跌入了资本金不足的恶性循环。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保监会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几经引资、增资周折,最终还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2011年7月11日,大众保险与史带国际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保监会批准大众保险向史带国际旗下的史带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定向增发2.865亿股普通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20%。

  目前,大众保险注册资本金达14.325亿元,偿付能力至今年9月底达367%,

  二次创业

  在解决股权困扰、资本金到位之后,以麦邵斯为总经理的新高管团队以及“史带专家组”于2011年下半年进驻大众保险。2011年11月,张兴以党委书记、董事长身份加入管理团队。大众保险也进入了重新出发的二次创业阶段。

  首先发力的正是机构铺设的重启。“这一步是必须要走出去的。但我们不会把摊子铺得很大,而是有选择地增设一些。”正如张兴在北京分公司开业庆典仪式的致辞中所说:“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发展增长点,公司提出了新机构的开设计划。”

  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确实是经济发达地区,但也是金融机构兵家必争之地、各大保险公司布局的重镇,就财产险来说,也是交强险亏损的重灾区。据统计,保险业开展交强险5年来,行业累计亏损173亿,60%的亏损来自华东地区。而车险份额占到大多数财产险公司70%以上,整体亏损就在所难免。这正是业务发展局限于华东地区的大众保险的经营现状。

  其次是多元化渠道建设的推进。10月30日,大众保险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此销售公司为大众保险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彭德智担任销售公司董事长,聘任丁云生[微博]为总经理。

  2011年底,大众保险中介路演上海站揭幕,并随后在北京、广州均开展了中介业务推介活动,以期促成与各大保险经纪公司的深入合作,补充非车险业务板块。

  可以说,在“产销分离”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成立专属销售公司、以别开生面的路演活动加强与中介渠道的合作,均是大众保险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结合市场发展形势推动营销模式创新的举措,张兴主导下的大众保险创新求变的决心可见一斑。

  “既要积极发展车险业务,今年车险负增长是导致公司增长困难的主要原因;也要稳健发展非车险业务。既要稳扎稳打,也要另辟蹊径,形成大众的独特优势。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思路,但涉及商业秘密不方便说。”张兴笑着表示。

  今年以来,大众保险已推出200多个创新型财险产品,如“家政无忧”综合保障计划;和春秋航空合作开发的航班延误保险等;借助史带入股后承保能力的增强,大众保险也开始进入一些此前并不擅长的领域,如参与货运险、意外健康险、工程险的竞标,先后承保了沃尔玛(中国)和安利(中国)部分运营风险。

  或许,大众保险的“史带特色”、“格式风格”正慢慢体现。

  文化的演进

  在当前中国保险市场,大众保险无疑是个特例,也有很多话题关注点:明明是家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却被外方股东掌握经营权,甚至人事权;明明是家成立了17年仍起色不大的公司,却得到上海市政府在引资、人事方面的鼎力支持和积极斡旋、“保险教父”格林伯格的青睐有加,以致其董事长人选也是由中国保监会输送,并在共事几个月之后得到格林伯格的极大信任,提议其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虽然我应该感谢各级领导、公司股东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但确实感觉压力巨大。多年的监管工作经历也不允许我盲目拓展市场,一味做大规模。我对大众的定位仍然只是一家中小公司,或许股东对大众有更高的期待,但我所能做的只能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前推进。”张兴坦承。

  今年87岁的格林伯格或许更乐观些。这位曾执掌美国国际集团(AIG)长达38年的“保险教父”对上海很熟悉,在中国也有颇为深厚的政府资源。他是上海市市长专家咨询委员会创始元老之一。2009年正是受到上海市市长韩正的邀请,开始洽谈入股大众保险。

  “大众现在的确是小公司,可当初AIG也是小公司,后来通过兼并、上市等举措,成长为世界级大公司。大众也可以。”格林伯格曾如是鼓励张兴。

  与史带国际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无疑是大众保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牌。对于全新的大众保险,眼前的难题恐怕还有文化的磨合。“中、外习惯、文化的碰撞,史带国际优势和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特征的结合,大众优良传统的继承,汇集在一起,就有一个文化的演进过程。”或许张兴所说的“演变、改进”,从小处看,体现在工作中中英双语的交叉使用、事事走OA系统的公司规定上,从大处看,则体现在要不要积极发展车险业务等发展思路的偏差上。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不断推进,也为正在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大众保险带来了发展机遇。我是既有信心,也是压力山大。但我不是光着急,就算天天不睡觉也无助于解决问题。而是找准目标,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与中外股东、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不折腾、不反复。用我们的努力,谱写大众保险的新辉煌。”这是张兴的又一次现实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