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四家上市险企三季报均已发布,受股债“双杀”影响,险企投资收益不同程度遭到资产减值的吞噬,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净利润猛降,新华保险小幅微增,中国平安凭借银行业务“单骑救主”,净利润实现两位数正增长。
中国平安 借银行业务突围
对于如此“难看”的三季报,市场早已做好了准备。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认为,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是当前疲软市场环境下的真实写照。10月中旬,中国人寿曾发布三季度业绩预警,为亏损埋下伏笔。综合三季报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74.28亿元、31.35亿元、160.85亿元、23.24亿元,同比下降55.6%、53.3%,同比上升10.8%、2.42%。
从单季来看,三季度,中国人寿净亏损22.07亿元,这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寿单季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中国太保三季度净利润仅为4.97亿元,同比下降58.7%;新华保险三季度净利润为4.2亿元,同比下降15%;中国平安三季度净利润为21.26亿元,同比增长20.7%。
除去保险股新军新华保险不谈,在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净利润“腰斩”的情况下,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正增长,实属难得。不过,中国平安的“实属难得”并非保险的突围成功,而是银行业务的“单骑救主”。
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为集团贡献利润为52.46亿元,约占净利润160.85亿元的三分之一。回顾半年报,中国平安银行业务实现净利润67.31亿元,为集团贡献利润34.67亿元。以此计算,在三季度平安银行为集团贡献利润17.79亿元,占中国平安集团三季度净利润21.26亿元的83.7%。这再一次显示出平深整合后,综合金融的强大后发之力。
计提成风 致净利润大减
四家上市险企无一例外均将净利润大幅减少主因归于资产减值计提的大幅增加。三季度,金融市场出现股债“双杀”局面,沪深300指数下跌6.8%,中债全价指数下跌1.2%。上市险企权益类投资均出现亏损,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明显增加。
中国平安在三季度实现计提25.9亿元,同比增长52%,以消化股市持续低迷形成的浮亏。与之相比,中国人寿在计提损失时显得更为大手笔,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到139亿元,同比大增480%。正因这一次大手笔计提,直接导致其在三季度亏损22亿元,同比下降159%。另外,中国太保三季度计提15.99亿元,同比增长97.9%;新华保险计提2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7%。
一般而言,保险行业在对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中,触发资产减值计提的条件有三项:一是低于成本价持续12个月,二是低于成本价50%持续6个月,三是在以后会计期内长期无望转回。触发以上三项其中之一就应计提资产减值。然而,中国人寿一贯执行的计提政策相对行业而言条件更加严格,因此,与其他上市险企相比,中国人寿对投资资产浮亏的消化较为彻底。
申银万国发布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人寿不考虑资产减值损失影响,三季度营业利润将达到103亿元,而近两年共计提资产减值高达420亿元,已将自去年以来因股市持续低迷形成的巨额浮亏消化完毕,其未来可以轻装上阵。而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未来业绩仍将持续承受较大资产减值计提压力。
整体平淡 业务收入回暖
虽然从市场整体环境来看,保险业难以逃离悲观情绪,但从四家上市险企的三季报来看,寿险保费收入趋稳,财险保费持续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出现回暖迹象,总算略有安慰。
综合三季报数据,中国人寿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63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642亿元相比略有下降;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1270亿元,同比增长4.6%;新华保险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为778亿元,同比增长4.6%;中国平安保险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99亿元,同比增长12.4%。
中银国际证券保险分析师认为,从寿险业务已公布数据来看,前9个月的保费增速较前8个月有所恢复,保费结构调整仍在继续,各家险企正在经历“阵痛期”。事实上,“量的稳定”与“质的提升”并重,是各家险企寿险业务全年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寿险业务结构调整的重点,均放在“3年期缴转向5年期缴,保单年限5年期转向10年期”;中国平安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以短期期缴业务替代趸缴业务,持续拉长保单期限”。
在财险方面,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分别实现保费收入738.87亿元、5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7%及11.14%。值得注意的是,交叉销售业务的给力表现。中国太保前三季度交叉销售业务收入为18.89亿元,同比增长28.4%,电销及交叉销售收入占财险业务收入比例已达17.3%,新渠道对于保费的贡献作用持续拉升。
总体而言,四家上市险企三季报表现,正是整个国内保险业今年以来的真实写照。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保险公司能否在四季度迎来翻身,目前各方分歧较大,唯有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保监会:寿险业企稳形势显现 有望整体持续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