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营销,是指在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的核心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并在产品营销的过程当中,通过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辅以产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动消费者,保持产品在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有爆发性的增长。简言之,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广告、情感促销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其实,情感营销无处不在
情感营销并非营销情感,“情父”也与“情夫(妇)”不搭。情感营销更多时候是在常规营销基础上的一种催化剂,是企业在常规招数效果不明显情况下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思维。
情感营销离我们并不远,它甚至无处不在。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上个月和亚洲财富论坛讲师李志信一起去华泰保尔讲课,当主持人端出葡萄招待时,李总说他从不吃葡萄,但当主持人告诉他这是陈经理专门从新疆带回来的时,李总还是礼貌性吃了一点,当他看到陈经理是个大美女,而且陈经理告诉他,这是专门为他捎来的时,李总竟吃了小半盘。从“不吃葡萄”到“象征性吃一点”再到“吃了小半盘”,毫无疑问作为营销专家的李总,还是“被营销”了,被情感营销给营销了。这个例子一方面告诉我们,情感营销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其实平时我们都在有意或无意地用情感营销了,所以听众对情感营销不应该陌生。
大小生意其实都需要情感营销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个“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片,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毫无疑问,这就是情感营销的成功。
前几年国内有一款知名保健品,在营销过程中,策划人知道常规办法很难撬动对自己健康非常自信的男人,为此他们独辟蹊径,主打男性的产品竟然选择了以女性为突破口,而且大获成功,广告语是“老公,烟戒不了,洗洗肺吧”,这也是情感营销的成功。
一个好的情感营销,必须是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必须是能打动消费者心灵的。比方说这几年有人在研究回忆营销,通过对某一特定场景回忆,达到与消费者共赢的目的。在生产资料过剩前提下,拿出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东西来晒一晒,有时候会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营销效果,比方说对70后们的英语课本的“Liping”和80后英语课本上的“Hanmeimei”等的回忆营销,就能触发消费者心灵。
甲醛检测也可植入情感营销
有人问,他是从事甲醛检测服务项目的,不知道能不能利用一下情感营销,对此邵珠富给的答案是“完全可以”。
可以试想一下,甲醛检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于检测一下新装修房屋是否含有太多有害身体健康的甲醛,目的是为了让居住的人感觉到安全与健康,既然如此,自然也可以植入情感营销了。
“花多少钱,也没有一家人的健康重要”,“爱家人,就给新‘家’检测一下”,“爱她,就送她一个放心住的‘家’”等等广告语,不是正包含着浓浓的关怀之情(亲情、友情、爱情)吗?相信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看到这样的广告语后,想无动于衷也难。
情感营销并不是万能的
情感营销在营销的过程中,尽管无处不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它只不过是在你“万事俱备”的前提下,给你提供你最需要的那一缕“东风”,借以完成你的赤壁大计。由于现实中存在诸多企业,基础工作做得非常好,但只差临门一脚的功夫,导致营销失败。而情感营销恰恰就是营销当中的那临门一“脚”,是助你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营销人,常规的工作你一点也不能少,情感营销只是你的催化剂,这一点是一定要提醒的,千万别把情感营销给神化了,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怎样进行情感营销
进行情感营销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情感包装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一个富有个性化、颇具情感化的包装,将成为一个品牌的“眼睛”,撩人眼球的“窗户”。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个性化需求日趋强烈,对品牌的选择将主要依据个人好恶、审美需求、情感诉求来进行,企业的生产模式也将由“大批量定制生产”向满足个人情感诉求的“量身定做”转移。
说到情感包装,不能不提及2004年夏天奇迹般“走红”的饮料“他加她”。在产品包装方面,“他加她”饮料公司设计的初衷是两支不同的水瓶“男左女右”放在一起:冷峻蓝调的男性头部轮廓与妩媚粉紫的女性头部轮廓恰似深情相望的一对情侣。但是,到了消费者那里,有一部分人的确是这样放的;而另外很大一部分人却将两瓶水“女左男右”放在一起,深情相望的一对情侣变成了深情相依的一对情侣,而消费者认为这才是正确的,他们认为这是设计者的初衷。其实无论设计者的初衷是什么,这种饮料分男女的包装,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情侣们拿着瓶子轻轻一碰,相视一笑,彼此灵犀在心。这就是情感包装的独特魅力。
情感广告在如今竞争激烈、广告满天飞、产品日益同质化的社会,如果再说“领先全国,饮誉全球”,“技术超流,质量百分百”的大话、空话,消费者定是皱起眉头,索然无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丰富的感情,如亲情、爱情、友情……广告如能充分考虑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定心态,选择恰当的角度,借助良好的艺术形式,将感情定位把握好,以有效的手段强化渲染品牌所特有的情感色彩,便能迅速打开消费者的心扉,从而获得成功。
其实,情感广告的巨大魅力已被中国不少企业看好并纷纷采用,如:当年孔府家酒先后以“孔府家酒,叫我想家”,“千万里,千万里,我回到了家……”打响全国;农夫山泉的“这水,正是我小时候喝过的味道”轻易触动消费者心底最柔弱的部分。可见如果情感广告能够拿捏得恰到好处,动人心弦而毫不矫情,轻易便能获得成功。
情感促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对情感回归的渴望、精神愉悦的追求、个性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厂商在品牌营销与服务的过程中,如能关注人生、关注情感这一社会主题,便能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和沟通,并营造出品牌良好的个性亲和力。
美国汽车推销大王乔伊·吉拉德认为,在推销中重要的是“要给顾客放一点感情债。”当客户来到他的办公室忘记带烟又想抽一支时,他不会让顾客跑到车上去拿,而是问:“你抽什么牌子的香烟?”听到答案后,就拿出来递给他。因为他的办公室通常放着各种牌子的烟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主动放债,一笔小债,一笔感情债。他给顾客一点点的额外服务,都会使顾客觉得有所亏欠。
乔伊·吉拉德的经验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顾客不仅来买商品,而且还买态度,买感情。只要你给顾客放出一笔感情债,他就欠你一份情,以后有机会他可能会来还这笔债,而最好的还债方法就是购买你推销的产品。
情感设计情感设计是指厂商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或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了解他们的特有心理和情感,赋予消费者更多参与制造产品的权利,设计出让消费者表现情感的机会点,再把主题落到具体某个产品上,通过情感诉求的方式让消费者接受产品或服务。
上述设计方式主要表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定制营销上。如今不少外国酒类企业也通过为其忠诚的消费者创建不同的个人主页,鼓动消费者定制理想中的酒品,包括对酒的度数、香型、口味、品名、包装等,消费者都可根据自己特殊需求和爱好给厂家发出理想中酒品的模样,从而让厂家制定出更完美的酿造配制与营销推广计划。到2003年,生力啤酒已在网络上为消费者提供了199种不同型号酒品的生产推广方案。
总之,要成功地进行情感营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产品要让用户愉悦;第二,不能采用“推销”的方式与顾客沟通;第三,是信任,要设法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你。今天的消费者非常精明,各种信息充斥市场,在这样的世界里,信任无疑是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品牌优势将更多取自于品牌的核心文化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