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险何时叫好又叫座?

沃保整理
2011-11-28 15:19:05
100
9月17日晚上6点多,肖灿驾驶燃油助力车从开发大道自东往西行驶,开到倪李张村路段时,因为速度太快,将横过道路的炳丽撞飞。经过数日抢救后,炳丽还是伤重而亡。肖灿被拘留了,等待他的还有巨额的赔偿。肖灿是湖北人,20多岁,跟着父母在台州打工,父母含泪卖掉老家的房子,筹到14.6万元赔偿金。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事故个案,但深观其中,台州有近百万辆电动车(含燃油助力车),其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去年,台

   9月17日晚上6点多,肖灿驾驶燃油助力车从开发大道自东往西行驶,开到倪李张村路段时,因为速度太快,将横过道路的炳丽撞飞。经过数日抢救后,炳丽还是伤重而亡。肖灿被拘留了,等待他的还有巨额的赔偿。肖灿是湖北人,20多岁,跟着父母在台州打工,父母含泪卖掉老家的房子,筹到14.6万元赔偿金。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事故个案,但深观其中,台州有近百万辆电动车(含燃油助力车),其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去年,台州交通事件报警244891起,其中绝大部分是交通事故,涉及电动车和燃油助力车的事故占到三成,每天就有200多起,死亡事故也在不断攀升。

  当电动车引发事故致人伤亡后,骑车人就要自掏腰包赔偿。对于受害人家属而言,很有可能面临对方无力赔偿的后果。

  如何减少电动车主的损失,避免赔偿的尴尬?有人说,或许给电动车上个保险是可行的出路。

  目前我市电动车保险仍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电动车主对保险毫不知情;另一方面,由于事故频繁、赔付率高等原因,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意涉足。即使有这个险种,也设了不超标门槛,形同虚设。

  现状:涉及电动车的死亡事故猛增

  11月7日晚上7点50分左右,温岭市区万昌路与横湖路路口,一辆电动车闯红灯,与马六轿车发生碰撞,骑电动车的卓某和后座女友受伤。

  按理,电动车违规应负全责,但由于没钱,马六车主为息事宁人,付了1000多元的医疗费。

  温岭交警大队民警叶卫兵说,今年1月至10月,温岭发生涉及电动车的死亡事故63起,66人死亡。从事故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电动车驾驶人闯红灯、超速行驶、随意变更车道及抢道行驶等违法行为造成的。

  今年4月,在椒江前所发生一起电动车撞人逃逸案。徐某当夜在村口看戏,回家途中撞了同村王某,徐某没有立即报警,而是推车跑回家。

  现场散落着电动车碎片,交警依据车轮行驶的轨迹,初步判定应该是同村人所为。

  一个小时排查之后,交警终于找到了肇事车主徐某。还没等交警询问,徐某就承认了撞人的事实,“天黑又没有路灯,我是不小心才撞到人的,我没有钱……”被撞的王某因伤势过重,6天之后离开人世。

  椒江区交警大队民警邬军新说,电动车没有保险,一旦撞了人,车主拿不出钱来,这对处理事故的交警来说成了难题。

  隐患:电动车“升级”愈演愈烈

  快捷省力的电动车,眼下已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不少生产厂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电动、燃油助力车的生产标准,使得电动车市场鱼龙混杂。

  “以前是超标电动车,现在愈演愈烈,出现了燃油助力车。这类车该走哪个车道,到底算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对于电动车的管理,台州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大队长王晨很是头疼。

  根据《燃油机助力自行车》规定,燃油机助力自行车的标准是整车净重不大于40公斤,汽缸工作容积不大于30毫升,能实现脚踏机动两种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目前在街上跑的燃油助力车,汽缸容积甚至达到125毫升,已超过普通摩托车的标准。”

  王晨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5月份以来,临海杜桥交警中队就移送起诉了5个因醉驾这类“助力车”而构成危险驾驶罪的驾驶人。

  11月22日,记者来到云西路,这里是椒江电动车商铺最集中的地方。

  在一家电动车行,记者看到几款燃油助力车。

  “这是电动车吗?”

  “不是,这个用汽油的,算摩托车。”

  “那要不要上牌,考驾驶证?”

  “不用,我给你上助力车的牌照,和电动车差不多的,也不需要驾驶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油助力车,均达到轻便摩托车的范围,性质是机动车。”杜桥交警中队指导员陈浙安说,正由于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缺失,摩托车披上了燃油助力车的外衣,当助力车在市场销售,销售商家还会搭配上一整套“电动车防盗备案登记”的牌证来掩饰。

  “摩托车当助力车卖,在台州相当普遍。”陈浙安说,购买这些没有合法手续的车上路,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就是无牌无照上路。

  探访:“都是老外保的,当地人没人保”

  那谁来保障电动、助力自行车车主的权益?

  上份保险,无疑是这些车主安全出行的保障,是件好事,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是车主不愿意投保还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这块市场?

  王普德卖电动车十多年,现在代理绿驹电动车。

  “我是听说过电动车保险,但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吧?”王普德说,就算有,消费者也不会买,本来一辆车也就一两千块钱,拿回去就开了,还买什么保险?

  在爱妮五星钻豹电动车行,电动车年销量在1000辆左右,老板娘陈文燕倒是经手过几单电动车保险,但都是外籍人士投保的。

  “老外安全意识强,主动要求保险,我们当地人没人保,都说电动车有什么好保的。”陈文燕说,原先有一家保险公司放了保单在店里,一年保费80元,保第三者责任险,但一年也就投保一两个,前阵子,业务员过来把保单全收了回去。

  “这个险只保第三者,车主最担心电动车被盗,如果有电动车盗抢险,车主可能更愿意保。”陈文燕觉得,现有的第三者责任险吸引力不足。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7位电动车车主中,无一人知晓电动车可以上保险。

  原因:电动车保险有“门槛”

  在椒江交警大队采访时,几位交警不断地重复,“现在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不接,只有在非机动车管理所上牌照的电动车才行。”

  目前,电动车(燃油助力车)在派出所上的牌叫防盗备案登记,交警所说的上牌指的是非机动车管理登记核发的牌照。

  记者从椒江非机动车管理所了解到,只有符合国标的电动车才可以在他们那上牌,超标电动车只能进行防盗备案登记。

  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谁还买不超标的电动车?上牌自愿,一年也没几个。

  如果真是这样,即使保险公司有电动车保险,不也等于形同虚设?

  记者咨询了台州市场上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只有人保财险和人寿财险等少数几家的“电动自行车第三者责任险”仍在销售中。至于盗抢险,考虑到出事概率高,保险费率难以拟定,因此没有出台电动车盗抢险。

  尴尬的市场现状,使得大多数保险公司对电动自行车保险采取了谨慎态度。

  人保财险从2005年就推出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年保费80元,最高保额8万元,其中含医疗费2万元。需投保的电动车只要能提供车辆合格证或发票就能办理。

  中国人寿财险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第三者责任险”,记者查阅保险条款,发现对保险的电动车有这样的要求: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最高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外形尺寸、制动器、灯光等符合国家标准的特种自行车,但不包括未经公安机关交通主管部门登记并核发牌证的电动车辆。

  这一条,就是交警所说的“门槛”。

  好事叫好还要叫座

  电动车上保险是件好事,多方受益,但目前的困境却折射出市民更多的期许。

  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只能是倡导市民自愿购买保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广大电动车主来说,给电动车上保险,对维护交通秩序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理赔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期盼好事既能叫好又能叫座。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