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建设银行宣布完成了对中国太保出售的50%太平洋安泰人寿股权受让的交割手续。至此,建设银行正式拿下保险牌照,太平洋安泰在经历了股东彻底大换血之后则更名为“建信人寿”。
在这份并不复杂的股权转让程序中,原外方股东荷兰国际将50%的股权转让给建行;同时太平洋保险将所持有另外50%的股权也转让给了建行牵头的联合受让体:其中建行受让1%,建行旗下的建银投资受让19.35%,中国人寿(台湾)保险公司受让19.9%, 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受让4.90%,上海华旭投资有限公司受让4.85%。
与此同时,接近金盛人寿的人士表示,工行入住金盛人寿也可能最快就在7月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至此,交通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已相继获得经营保险业务的牌照,旗下子公司分别为交银康联、中荷人寿、中银保险和工银安盛。而农行也在今年2月“牵手”嘉禾人寿,嘉禾将向农行定向增发约10亿股,增发后农行将持有嘉禾51%的股份。目前该项交易还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文。
据了解,在建行入股之前,太平洋安泰经营并无太大亮点。外方股东与首创安泰(现中荷人寿)同为荷兰国际集团,两家“同母异父”的公司南北划江而治,根据保监会关于外资保险公司管理的有关规定,外方股东在中国只能有一家牌照,需出售一家公司的股权。而中方股东太平洋保险囿于同业竞争问题,亦有将手中股份出售的意向。作为最早一批的合资保险公司,太平洋安泰目前拥有客户数量约为30万名,规模保费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在28家外资及合资保险公司的排名中靠后。不过,因为网点投入少,太平洋安泰是合资寿险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几家之一。
不过,建行的进入很可能为其保费上涨带来巨大的刺激效应。以早前挂牌的交银康联为例,自2009年转身银行系保险公司后,全年保费收入从2008年的8402万元升至7.1亿元,排名也较上年提升6位,列第43位。一位寿险咨询业人士对本报表示,保险市场还处在培育需求的阶段,银保合作能够发挥多大的空间关键还是取决于银行的支持,“在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后台运营等方面,双方至少还需要2~3年的磨合。”
某银行系保险人士表示,最大的问题还是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尤其现在在加息背景下,分红险产品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未来能够设计好的银保产品很重要。”
而上述咨询业人士的看法是,在研发上要设计更多偏重于银行需求的产品,比如在国外,银保利益一致时,存款和分红险在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灵活转化的,但国内的监管环境还不允许。他同时认为,目前招行和招商信诺人寿的合作是较为默契的,比如依靠招行的零售客户开展电销业务,以及对于个别偏重健康服务的产品进行排他性销售。“保险公司要更多地从依靠拼网点到成为‘产品专家’的方式过渡,强化产品的吸引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