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被保诚收购除了未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同,友邦高层也开始出现不稳的迹象。
昨日友邦香港总部宣布,友邦首席财务官史蒂夫罗德以及首席法务官彼得凯辛准备离职。友邦对此拒绝对外置评。
知情人士称,计划离职的两位高层都曾是大力推介友邦香港上市,现在上市夭折,友邦的高层错失了上市而获得丰厚的公司股权的机会,自然无心为公司工作。业内分析,出人意料的辞职事件是第一个公开迹象,目前还有不少友邦资深高管对被收购存在不满情绪。
上市夭折,高层错过丰厚股权
在保诚宣布收购友邦之前,友邦的香港上市计划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友邦曾宣称,上市让友邦的员工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了一个安定的心情,可以真正定下心来做业务、做市场。与此同时,友邦的高层也可能因上市而获得丰厚的公司股权。
但这一切因保诚的收购而改变。友邦管理层推动的香港上市计划在最后一刻被取消,转而代之的是面临保诚的整合或打包出售。
知情人士称,计划离职的两位高层都曾是大力推介香港上市的人员,现在上市夭折,他们也无心为公司工作了。而在友邦国内,其一家分公司的高级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保诚完成收购后,友邦和信诚将由原来的竞争对手变成同门兄弟。这会影响到友邦员工的工作情绪,其实大家都希望友邦上市而不是被保诚收购。
业内分析,出人意料的辞职事件是第一个公开迹象,表明对于保诚的协议收购以及与以前的竞争对手共事的前景,友邦资深高管中存在不满情绪。保诚长期以来是友邦在亚洲的外资竞争对手。一旦收购交易完成,保诚必然会对友邦管理层进行改组或整合,而且很可能会优先选择自己率领的亚洲高管团队。
友邦国内高层亦变动频繁
一旦交易成行,保诚必然需要整合旗下的寿险公司资源。为避免人事震动,保诚及友邦保险方面均在日前下发员工信安抚人心,表示公司业务一切不变,暂时并无裁员等计划。
事实上,友邦自A IG遭遇金融危机以来,人员变动一直比较频繁。美国另外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友邦自从金融危机后要被出售的消息传出以来,他们的高层流失得比较厉害。无论是中国区还是香港,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而其公司虽然也面临股权变动的问题,但由于整合前后都是一家人,人员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显示,友邦中国区业务曾在2008年中出现了负增长。2009年友邦保费收入占据了中国寿险市场不到1%的份额。自2003年友邦首设中国区总裁一职开始,6年里,先后有3名外国人、1名香港人和1名大陆人就任此职,平均执掌友邦的时间为1年零4个月。
各地分公司的高管也有变动。上月保监会批复了友邦四家分支公司的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去年友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剑锋跳槽至首创安泰。这引起友邦国内分公司的高管职位的变动。江苏分公司的原总经理接任上海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及其一家支公司总经理另提人选。广东分公司的原总经理调到上海总部。
曾令友邦引以为荣的代理人渠道的突破如今也变得困难重重。自2007年以后,友邦无法在中国开设新的分支机构,现有的分支机构也难以通过改制实现中国区并表。去年友邦新任掌门人蔡强接管友邦中国时称,其要在任内积极推进中国区事业部制改革。但记者了解到,鉴于友邦的前途未卜,目前事业部制改革进行得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