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保险,很多人印象中还是通过保险代理人购买的一份纸质保单。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只有拿到纸制保单,心里才踏实。
虽然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通过互联网直接购买保险,很多人心里仍然不踏实。
特别是现在电信诈骗这么多,万一不小心遇到个骗子怎么办?自己傻不拉几地每年交几千上万块钱给骗子,这智商税交得也太名副其实了吧!
如今,骗术也跟着更新换代,谁知道会不会有骗子冒充卖保险的呢?
一、网上卖保险的骗子真心不多
电信诈骗很猖獗,很多人都接到过诈骗电话,其中也不乏上当受骗者,少则损失几百上千,多则上万、十几万、几十万。电信诈骗让人深恶痛绝,也让人防不胜防。
于是就会有人将网上买保险与电信诈骗联系起来,认为这会不会是新型电信诈骗手段。时常保有防范之心是正确的,但怀疑互联网保险是诈骗,确实不太必要。
原因也很简单: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客观讲,诈骗也是一种生意,做生意的本质都是要——收入-成本在》0。也就是要有利润的。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就是产出都无法等于投入,简单讲就是,没有利润,连打平都做不到,是亏本!绝不会有人冒着进监狱的风险,干如此的亏本买卖。
为什么说用保险搞诈骗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呢?
首先,保险销售的转化率本来就很低,互联网保险更低,诈骗也是有成本的,更不能做亏本的买卖。其次,保险成交的时间成长太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与投保人建立信任关系;第三,即使是比较贵的重疾险,在互联网销售的大部分产品的保费也就几千块钱而已,骗不出太多钱;第四,保险的获客成本很高,骗子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成本就更高。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利用保险造假,成本高、收益低。
电信诈骗玩的是概率游戏,要符合大数法则,也就是只要基数够大,总会有一定比例的人上当。所以,电信诈骗的宗旨是:简单粗暴,短、平、快。
比如:虚拟一个投资平台、赌博平台之类的。
而保险销售,很难符合这样的要求。所以,通过保险实施诈骗,还真没有。
我们听人骂过保险公司是骗子,听人骂过保险代理人是骗子,听人骂过自己买的保险产品不划算。但是,有人听过自己身边谁是因为买保险而被诈骗的吗?
并没有!
诈骗犯不会通过这种低效的手段实施诈骗。其中道理简单至极——赚不到钱。
二、怎么识别网上保险真假?
不过即便这样,还是会有人对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心存芥蒂。没关系,我们有办法核实保险产品的真伪。
保险是强监管领域,保险公司放个屁都得经过监管部门批准。一款保险产品正式上市销售,怎么可能不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呢?
因此,想检验一款保险产品真假,只要去监管部门查一下就知道了。检验方法也非常简单:
第一步:打开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如果不知道网址的可以搜索;
第二步:在官网导航栏的“在线服务”菜单中可以看到“人身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和“财产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两项;
第三步:根据所选产品类型,选择“人身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或“财产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比如想查重疾险产品,应该选择“人身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查的保险是属于人身险还是财产险,最好的办法是两个目录都查一遍,反正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该查询服务支持“通过保险公司名称”和“保险产品名称”两种方式查询。
比如:我们在投保超级玛丽3号Max前,想查查有没有这么款重疾险。
通常情况下,使用“保险产品名称”查询更多一些。
但是,如果你真去用“超级玛丽3号Max”在这里查询,就会发现,无论是在“人身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还是“财产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中,都找不到它。
这里就涉及到了保险行业里的一种备案机制:
保险公司在银保监会备案的产品名称,是保险合同里的名称,而不一定是我们听说的保险产品名称。
保险公司为了利于销售,往往会再给产品起一个销售专用的名字,但对应的保险合同,却未必是它。
不仅重疾险会在投入市场时会再起利于销售的名字,其他保险产品也同样。
不用担心保险公司不备案。
因为产品没在监管部门备案就会被处罚,到时候受伤的可就不仅仅是钱了,某些领导和相关岗位人员也要受牵连。
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保险产品,都是经过监管机构备案的。
如果对这款产品有任何疑问,或是想咨询其他保障,直接点击“免费预约方案”,获取更适合您的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