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症状感染带来更大麻烦
新型冠状病毒的低调策略表现在,即使入侵和寄生于人身上,也没有弹“冠”相庆,更不与人正面硬刚。就像特洛伊木马,不让对手察觉。因此,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不发烧、不咳嗽,也没有其他临床症状。最终只能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才能发现被感染了。
病毒这样做,就是要让人无法发现它们入侵了人体,让人难以及早采取措施,对疾病治疗和对病毒进行杀灭。
新型冠状病毒的低调还体现在,它会躲藏于人的肺部深处的肺泡中,人们要找到它(检测其核酸)是很难的,仅凭咽拭子提取物无法把它提取出来,也就检测不出它的核酸,从病原学上无法对疾病进行实锤确认。
只有重症患者的肺部灌液提取物,才能获得病毒核酸标本检测阳性结果,而很多感染者对咽拭子提取物要重复检查3次以上,才能获得阳性结果。
当然,通过一系列现象和和蛛丝马迹,人们也知道存在着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首次提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例如,在医学观察期发现密切接触者中有无症状感染者;在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中开展一些主动检测时,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时也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在对有相关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员主动检测时,也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病情偏轻,病毒量比较少,因此传播能力会比重病患者要弱一点。同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无症状感染者一般咳嗽较少,所以传播力也不会很强。
即便如此,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他人,而且由于是无症状,很难被人识别和防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比重症者更有传染性,传染的人更多。
这既是此次疾病传播较广,感染人较多的原因,同时也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
02
SARS很笨,新型冠状病毒很聪明
这个病毒的低调,如感染人后人不发热等,反映了病原微生物和人的演化的一种新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远比引发2003年的SARS聪明,后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常超过38摄氏度,呈现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可有畏寒,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这些症状会让人们很快诊断出SARS,并对症治疗。
但新型冠状病毒轻易不引发感染者出现症状,呈现隐匿状态。这显然是病毒演化的策略变化了。
这种无症状或隐匿的方式之一是避免引起人体的过激反应,发热就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应对微生物感染和其他炎症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或细菌,甚至有可能通过较高的体温杀死一部分病原微生物,有利于身体康复。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喜冷怕热。
另一方面,尽管病毒的高毒性是自身繁衍和入侵其他生物如人类和大型动物的有效手段和生存之道,而且病毒也没有大脑,不会思考,但是,在演化和变异过程中,病毒会趋向于向着低毒性和更强的传染性发展。
低毒性和更强的传染性这两个特性,比高毒性和高传染性对病毒更有利,因为,这使得病毒能在宿主体内长期生活,以及传染更多的人(宿主)。
如果病毒的毒性太大和传染力更强,就会让更多的宿主在一定时间或短时间内死亡。如果宿主大量死亡,病毒也就失去了寄生和依附的宿主,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和环境。
因此,姑且把病毒这种向着低毒性和更强的传染性演化的方向称为病毒的“聪明”,或者看作病毒在实践中通过生存得失和数量多寡而构成的演化算法。
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聪明,就在于此,它感染人可以造成不发烧不出现症状的无症状感染者,有利于它们不被发现,因而能传染更多的人,也让病毒能更长久和更好地生存。
03
人类体温在下降
其实,对于人来说,也出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似的体温演化现象,表现为人的体温在逐渐下降。
此次衡量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标准是,发热超过37.3摄氏度。但为何规定这一温度为发热的标准呢?
这主要是取平均值。37摄氏度是传统的正常体温。但是,人体的不同部位不同、测试时间和季节不同,以及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到体温的读数,因此不能一概用37摄氏度来衡量,而是主要综合身体不同部位的体温来衡量。
人体常见部位的体温包括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口腔温度为36.3-37.2摄氏度;腋窝温度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测温方法,正常范围为36.1-37摄氏度;直肠温度正常值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摄氏度。因此,直肠温度最高,口腔温度次之,腋窝温度最低。这三者的综合平衡也导致了认定发烧的温度是37.3摄氏度。
而且,发热还分为几个等级。37.4-38摄氏度为低热;38.1-39摄氏度是中等度发热;39.1-41摄氏度是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当然,这些发热都要直接去发热门诊就诊,以确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家帕松内特团队研究分析了自1860年以来美国人的67.7万余次温度测量数据,经计算发现,现代人的平均体温比教科书上的37摄氏度要低,而且每10年下降零点几度。
这表现在几个时间节点上。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德利希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应为37摄氏度。199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内科医生马克图维克研究小组对148名参与疫苗试验的人进行测试,发现其平均体温为36.8摄氏度。2017年,一项针对英国3.5万人的研究发现这些人的平均体温为36.6摄氏度。
因此,研究人员普遍怀疑37摄氏度不是人体正常体温。但是,怀疑的目标首先指向温度计的不准确,如马克图维克认为温德利希时代,使用的温度计读数过高,甚至超过1摄氏度。
因此,马克图维克认为,测量误差是造成温德利希把37摄氏度定为人的平均体温的主要原因。
但后来发现,出生较早的人往往比出生较晚的人有更高的体温,人们的曾祖辈、祖辈比现代人有更高的体温,而且即使在同一时期测量体温也是如此。因此,帕松内特等人认为,如果只是温度计发生了变化,那么测量体温的年份应该产生不同影响,但事实上不是。
根本的原因在于,现代人较低的感染率可能是体温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例如,肺结核和牙龈疾病等长期感染者由于体内的炎症免疫反应会提高人的体温。但是,由于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现代人受到微生物感染的机会较少和时间较短,也就造成了体温的下降。
04
调低发烧标准以应对病毒的低调
新型冠状病毒的低调,除了增加人类抗疫的难度和造成更多人被感染外,在未来的走势还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它会演变成另一种不被人很在意的冠状病毒,与引发普通感冒和轻度呼吸道疾病的其他4种冠状病毒相似,成为第5种流行性冠状病毒。
第二种可能性是,新型冠状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冬季反复出现,同时也会造成严重后果,重症病人可能死亡,就像此次爆发一样。
第三种可能性,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表示的那样,病毒的低调反而使得人们低估了它的威胁,使得病毒的蔓延比任何恐怖主义行动所造成的后果都要大,全世界必须清醒地将这个病毒对手视为头号公敌!
既然如此,就应当以更低的体温标准来衡量人体是否发热,比如,以37摄氏度为准,从而把无症状者还原为有症状者,至少是轻症患者,也就能防范更多的感染源。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不引起发热,只是引发的发热比37.3摄氏度低而已。
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人们体温到达37摄氏度以上就算发热时,就会让人警觉,并促使发热者接受核酸检测和其他临床检查,以便确诊感染者,减少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从而对症治疗,并隔离他们以减少对其他健康者的感染。
如此,将有利于较快和更有效地控制疫情,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