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保险,都希望保障范围广一点,价格再低一点,性价比越高越好,随着保险竞争的加剧,很多公司不断的在做创新,感觉重疾险的创新根本没有底限,有些人就抱着这么一种心态:再等等,还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反正现在也不着急。
最近一些年头,重疾险发展很快,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弄的消费者眼花缭乱,重疾险好像越来越复杂,这都是市场竞争闹的。
2006年 “友邦重疾险事件”,相关部门制定了25种重大疾病的国家标准,重疾险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政府提倡“保险姓保”,现在健康险在整体的保险销售中占比已经超过了20%。
最初,保险公司只是在保障疾病种类上进行竞争,你保30种,我就保40种,然后你来我往保障范围增加到了80多种,这个时候已经包括进去了很多疑难杂症。
重疾的保障种类不能无限增加,于是就有公司增加了“轻症”的概念,就是一些疾病没有达到重疾标准,也可以赔付一部分,之后就有公司的产品轻症可以赔付两次、三次,有占主险保额的,有不占主险保额的。
当主流产品都增加了“轻症责任”后,创新又出来了,有公司引入“中症”概念,就是比 “轻症”重,比“重症”轻,然后其它公司快速跟进。
之后有公司引进了“重症多次赔付”的概念,就是重疾赔一次后产品继续有效,满足一定条件还可以继续赔,理论上重疾最多可以赔六七次。其它公司继续跟进,竞争的点放在了哪家的产品重疾分组更科学更合理。
然后有公司学香港的产品,保单生效前几年赠送保额,好像消费者占了多大便宜。
有公司引入了“前症”概念,就是在重疾的“轻症”再往前,只要确诊也可以赔付。
有公司引入了“特定良性肿瘤”可赔付。
重疾还是挺贵的,于是短期消费型重疾上市了,长期定期重疾上市了,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上市了,针对特定人群的重疾比如针对女性、针对儿童的重疾上市了。
现在的重疾险真的百家齐放。每当一个新概念引入行业,都会标榜行业首创,赶快来买,我们家的产品最好。当大多数产品都引入这个概念的时候,有公司会说,赶快来买我们的,我们最便宜,把消费者弄的晕头转向。
“等等再买,还有更不要命的保险公司在酝酿新产品”这个想法萦绕在一部分消费者的脑海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买了很快就会后悔。
但是大家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买保险可以等,当时风险不等人。谁都不知道自己身体里是否在酝酿某种病症,已经有无数的人后悔没有早点买保险了。
第二:保险公司变着花儿的弄新概念,但是25种基本的重大疾病占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理赔比例基本都超过了90%。我们是不是要为了那一点点产品创新而不管本来超过90%的风险。
保险公司创新,是市场竞争需要,当产品创新到一定时候,增加的创新价值已经不是很大。重疾险毕竟是商业保险,我们也不能指望它可以无所不包。
收拾一下心情,没有最好的保险,有可能有更好的保险,但是我们等不得。在市场竞争到现在的程度,重大项目的产品创新已经没啥花招了,再有新产品,也就是这一堆概念的拆分组合,产品价格的少许浮动。
也许再过个三年五年,会有更多的创新,但是25种基本的重大疾病理赔比例,还会是占比非常的高。
了解完这个真相,你还要等一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