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个最正确的顺序之外,有些保险是不建议给孩子购买的,比如这些:
一、人见人爱的返还型保险
当妈后,谁还没有迷恋过返还型保险呢,
有病治病,没病反钱。
每年缴纳一笔保费,
以后孩子还能拿到一笔返还;
听起来实在太美好,实际呢?
相比消费型,返还型保险的保费贵了3-10倍,算来算去,相当于我们用交的钱,额外买了一份理财险。关键是,如果仔细的算下这份“理财险”的收益率,恐怕还不如某些互联网理财产品高;而在保障上,返还型保险的基本保障,可能花了更多钱还赶不上消费型的更纯粹。
小编的建议:背负房贷、车贷,预算有限,不要给孩子考虑返还型,先以消费型为主。在保障方面,消费型重疾险同样可以选择30年、70年或终身,剩下的保费额外买一个理财产品,算下来收益不会相差太多,关键钱是在自己手里,更灵活。
而且,买保险最重要的就是保额要充足。返还型保险产品通常高保额的背后都意味着较高的保费,付出的成本相比消费型要高很多,一般的家庭可能较难承受。如果一味追求返还,没有配齐足够的保额,就失去了买保险最初希望得到保障的意义。
二、寿险或附加寿险功能的产品
爱子心切的父母,把保险当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感情寄托,对于一些终身寿险或附加了终身寿保障责任的“大而全”的产品更加倾向;认为总能给孩子留下点什么,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合。
从两个角度来看:
(1)终身寿险:是寿险的一种,顾名思义,保障的期限到终身。在保障期间,只要出现身故风险,就能获得经济赔偿;相比较定期寿险来说,这类产品保费更高,一般财产继承,为了避税会优先选择此类保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配置的意义不太大,远不如定期寿险的杠杆高。
(2)附加寿险责任的保险:市面上,有不少保险即保障了重大疾病又附加了寿险功能;听起来好像花一份钱买到两份保障,赚了。但如果仔细翻阅保单就会知道:这两者保障责任通常不能同时享有,先发生哪一项,赔付后,合同就终止了;又或者说,在一款产品中,重大疾病保障是主险责任,寿险是附加,一旦重疾赔付后,剩下的寿险保障可能只有几万保额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很多父母觉得,把寿险作为一种强制储蓄,每年固定的存入保费,算是给孩子的一点积蓄。但或许有很多父母还没有搞清楚,寿险的受益人一定不会是被保险人,也就是说孩子永远都不可能拿到这笔保险金,除非你想将钱留给孩子的下一代;但是仅从通货膨胀来看,这一点真的没必要了吧~
小编的建议:最适合寿险保障的应该是家庭经济支柱,而且也首先考虑定期寿险。它的定义:保障家庭支柱风险来临时,避免给其家庭带来经济损失。给孩子增加身故赔付的意义不太大,而且国家也有明确规定:10岁以下的小孩身故至多赔20w,10-18岁至多赔50w,所以综合来看,寿险不适合孩子。
三、听起来不错的教育金
教育金,
给孩子未来准备的一笔应对教育费用的保险,
毕竟,随着目前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
教育金稳稳的吸住了不少爹妈的眼球。
教育金:家长按照条款规定缴纳保费,孩子到了约定年龄后,(比如18岁开始领取,刚好覆盖了高等教育阶段的费用。)
教育金保险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或教育预期来选择相应的险种和金额;不过一旦为孩子设立教育保障计划后,就必须每年存入固定的金额,从而确保这个保障计划的完成;暂且不说收益如何,就流动性而言是比较差的。
小编的建议:教育金具有非常强制的储蓄功能,所以购买了就要了解其流动性,一旦投入后,就必须按照约定固定的支付保费给保险公司,如果中途退保,通常损失都比较大。
而且教育金不太属于纯保障型产品,所以小编觉得:教育金可以买,但不要着急;要先将保障型的产品配置好后,有额外的资金再考虑。毕竟保障是要分先后的,做完基础保障,再来锦上添花也不晚~
虽然给孩子买保险宜早不宜迟。但在购买前,爸爸妈妈们也一定要熟记给孩子配置保障最正确的顺序:
1、少儿医保:新生儿出生后,到所在社区办理。
2、重疾险: 保额要充足,首选消费型、保费低、杠杆更高。
3、意外险: 小孩子好奇心强,爱探索,意外风险高,一年期缴保费低。
4、百万医疗:含社保药报销,保障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期间的治疗,保额充足。
5、小额医疗险:填补百万医疗险的1万免费额,应对小病小灾风险。
最后,别忘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在给孩子考虑保障的时候,别忘了遵循先成人,后孩子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