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导向,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到保险的功能和意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去了解保险,利用保险。但是,一旦深入了解,便发现保险远不止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现在保险产品众多,看得眼花缭乱,就更感觉无从下手了。
我们就从最基本的重疾险说起。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我们看一款重疾险,不仅仅是看保额和保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条款,一定要看条款!只有全面考虑了,才能真正看到一款产品的性价比。
1、 观察期
也叫等待期,此期间内发生的大病是不予赔付的。观察期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防止带病投保不是指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就不能投保,而是投保时需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承不承保),一般为90天,180天,笔者曾见过最长的为360天,也是醉了。观察期越短越好。
2、 保障期
是指能保多久,有定期的,有终身的,相对来讲,定期的比终身的要便宜,但个人更建议选择保终身的,毕竟,谁也无法预料重疾会什么时候发生,(即使你认为活到够本了,一般情况下,家人也不愿意放弃,这样的话,至少不会给家里增添负担)。定期重疾可作为补充。
3、 保险责任(此为重点要看的,不可忽视)
(1) 保障范围
带不带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带的越多,保障范围越广。
(2) 疾病种类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25种常见的高发的重疾都包含,这就让人放了大半的心了,然后多出去的病种当然是越多保障范围越广。
(3) 赔付次数
传统的大病保险都是赔付后合同终止,不仅如此,赔付后被保人与大病保险也就无缘了。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重疾可多次赔付的保险,解决了这个痛点。那说到多次,我们就要看,首先,有无分组,分组的话,是否合理;其次,两次大病之间,有无间隔期要求,有的话,间隔期多久,间隔期越短越好。
(4) 是否包含轻症、中症责任
轻症、中症是指疾病还未发展成重症的疾病早期,早发现早治疗费用低,疗效好,所以,包含轻症、中症责任的优于不包含的。如果包含的话:
a、同样要看一下,是否分组和是否有间隔期,原理同上
b、看赔付比例,一般是部分比例的基本保额,不用说,当然是越高越好
c、看轻、中症赔付后是否影响后期重疾的赔付额度,有的产品,虽然也有轻症赔付,但占用的是重疾的额度,后期如果发生重疾,要扣减掉已经赔付的轻症额度,这就不太友好了,所以,轻、中症的赔付是额外的,就是最好了。
d、看赔付次数,这个,可作为附加参考,次数多的当然更好一些
e、看轻、中症理赔后是否可以豁免后面的保费,豁免的会更人性化
以上,把市面上最先进的产品的要点基本都涵盖了,但是,并没有完哦!咱们是挑选产品最终要为自己和家人配置的,所以,价格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毕竟,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少花钱,多办事的嘛!
有人会说,各方面都好的产品一定是最贵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一定哦!虽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但是令消费者惊喜的高性价比产品还是有的。
比如说,在此推荐一款华夏常青树旗舰版,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常青树系列的最新版本,设计理念先进且人性化,完美诠释了重疾险的意义,具体我们来看一下她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观察期是90天,市场最短,保障期是终身。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她的保障责任,为清楚明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华夏常青树旗舰版责任保障)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款保险的设计是非常人性化的,虽然重疾发生六次的概率很低,但如果价格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的话,个人认为次数多一些并不是坏事,而通过笔者与市面上的其它主流产品对比,价格也非常具有竞争力,比如:
50万保额,30岁男性保费仅为13040(20年交),比起万元才够30万保额的某些所谓“大品牌”的产品来讲,实在是实惠太多。
当然,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等各有其用,我们要想得到全面保障一定要合理搭配。此文仅为重疾险的挑选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至于其它,我们再另行探讨。
若干年前,我们买保险是碰到什么样的买什么样的,买的懵懵懂懂,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现在的社会相对来说,信息还是很透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愿意,一定会买到性价比令人满意的产品的,而我们是责任也是让更多人拥有实实在在的保障和更专业、真诚的服务。
愿你在为家人幸福拼搏的路上有保险相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