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有三:
1、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
前段时间,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按照资管产品
的类型统一规制,明确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对打破刚兑有了明确要求,明晰了刚兑的认定和处罚。
这个指导意见对于普通老百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花钱买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不再保本保收益,连保本基金也不再保本,你的钱可能亏得血本无归,而且银行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上还说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意思就是,90天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也将消失不见。
2、银行倒闭最多赔付50万
2015年,中国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很多专家都认为,这项制度的出台,就是推一步加快私人资本进入银行领域的脚步,而私人资本进入银行领域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以后存在银行的钱,和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实力有关,如果存到了实力不强经营不善的银行,很有可能当银行破产后,就会受到影响!
《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后,很多人都不明白究竟有哪些影响。简单来说,这个条例规定了,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3、低利率下赶紧买保险
上投摩根投资总明甫:利率往下走,我建议大家应该早点去买保险,因为保险它的定价是,市场利率越低,基本上保障是越来越贵。(10月27日的CCTV2《市场分析室》)
CCTV2视频:低利率下,抓紧买保险,保险公司是特殊的银行,是真正“存钱”的地方;而普通的银行只是“放钱”的地方,买保险就是买倍数,在无形之中放大了你的资产。
4、保险成老百姓投资首选
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中播出一段视频:从2013年开始,保险大逆袭,投资热度一路上升,连续四年位居受访者投资意愿榜首的投资品。

保险能做到 银行做不到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保险产品也越来越进步。现在,银行能做到的,保险都能做到,但是保险能做到的,银行却都做不到。就拿抵御通胀风险来说,很多保险产品都具有分红功能,其承担的角色与储蓄差不多,但长期收益通常胜过银行。
综观各种理财产品,能够保证赢利的只有少数,既能赢利又能转移风险者,则非保险莫属。一般来说,保险金赔付的数额,可能是所缴纳保险费的几倍,甚至数十倍、数百倍。
保险能实现银行实现不了的保障,事实上,保险是以明确的小投资,来弥补不明确的大损失,保险金在遭遇病死残医的重大变故时,可以立即发挥周转金、急难救助金等活钱的功能,许多实际案例也发现很多家庭如果没有这笔理赔收入,可能就要靠社会救济或公益捐助才能挺过难关。
因此,保险支出应该列为家庭最重要最优先的一笔投资,千万不能轻视。
1、保本
在所有的金融产品中只有保险保证你的本金安全写进保险合同里的,任何的理财产品在合同里都没有这一条,法律明文规定是要绝对保证返还客户本金的。保险本金绝对安全的金融属性,是保险和其它金融产品的最根本区别。
2、保障
储蓄是算得出利息,算不出风险。保险是算出了风险的巨额花费,并及时提供给你。有如身体突如其来的变化,保险可以理赔一大笔钱,而不至于惊慌用完你多年的辛苦所得。保险可以以小搏大,以一当十当百,在紧急时刻创造几十倍几百倍的金融资产。不幸意外或得病,得到理赔,以一当百,病了有钱治、意外了有钱赔、老了有钱养、走了有钱留!
3、抵御通货膨胀
在保险公司储蓄,享受利息和高额的保障的同时,还有分红,分红是按复利计算的,享受保险公司的利润分配,用以抵御通货膨胀,真正实现保值基础上的增值。它是预防发生通货膨胀或遇到危急事件时的最佳选择。
保险能用很小的一笔钱就能产生很大一笔钱的作用,保险就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就是以法律合同的形式,确保让你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笔可知的钱!你的钱永远都属于你,而且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