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报告:揭开了支付业态剧变的原因 金融科技成为核心力量

沃保整理
2019-09-19
100
姗姗来迟的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简称支付报告)揭开了中国支付业态剧变之秘。已于2019年1月14日实施完毕的“备付金100%交存”与“断直连”改变了中国支付业态格局。

从一季度的支付报告可以看出变与不变的端倪。变的是,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大幅增长、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大幅下降等。不变的是,移动支付、银行卡发卡量、渗透率等持续提升;“支付王国“的地位或难以撼动。

“因为支付机构业务‘断直连’后,其发起的银行间业务均通过银联和网联处理,银联运行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的业务会大幅增长。”7月4日,一位央行接近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其坦言,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大幅下降是因为其业务通过网联“走”了。

国内看,变与不变的背后,或许亦释放出:支付业新格局之下,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担心经济增长放缓,但消费表现强弱不一”的信号。

国外看,领先全球的中国移动支付,及移动支付渗透率,包括金融科技等发展势头与老大地位是否不变?

Facebook(脸书)于6月18日发布Libra(天秤币)白皮书,Libra旨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该事件至今仍在发酵。

一位资深金融科技专家担心,得益于曾经的监管包容,市场基础等,而引领国际的中国金融科技可能会因为当下的金融严监管,受到抑制。尤其脸书发布Libar白皮书一事不容小觑。

“中国的金融科技是否持续领先,要看实际情况。因为,目前很国家都在奋力追赶。”7月7日, Money20/20大会亚太内容负责人Will Haskins告诉经济观察网,“但类似支付、AI等领域,中国的相对优势很难被超越。”他不认为金融严监管会抑制发展或创新,因为只要有需求,市场主体总能找到或发现新的路径。

“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非常成功,但是其实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有很多其他的成功案例都值得我们来借鉴和学习。” Will Haskins说。

7月8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指出,从2011年到2018年,移动支付正在打破传统的“黑河—腾冲分割线” (北起黑龙江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东西部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差距缩小了15%。

“就此意义而言,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历史性的。保持中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是业界、政府和学界的共同责任。”黄益平认为。

无独有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同一天举办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目前央行正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7月7日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暨《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9)》新书发布”上,提出了实现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是制定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完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二是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安全管理,释放金融科技发展活力;三是强化信息保护,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推进监管科技能力建设,护航金融安全稳定发展。该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Money20/20中国大会、永丰银行(中国)协办。

事实上,“数字金融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紧迫的课题。对于我国而言,一是必须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权,二是必须加快数字金融制度的建设。”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在该大会上说。

现在,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 5.57 张,这为中国的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奠定了基础;不过,频发的信用风险隐患亦在敲警钟;危与机之下,不妨知微见著,且行且珍惜。

缘何银行卡交易量升了 ,卡均消费增长,但银行卡卡笔均消费却在下降?暗示银行卡呈“小额便民”趋势吗?与此同时,这或昭示金融机构正努力拥抱金融科技,发力普惠金融;尽管较大型科技企业而言,银行的支付与数字化服务相对逊色。

7月3日,央行官网发布的支付报告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 全国共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104.57 亿户,环比增长 3.23%;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 3665.54亿笔,金额931.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6.00%和0.12%。

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增长,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 77.73 亿张,环比增长 2.32%。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70.83亿张,环比增长2.48%;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90亿张,环比增长0.63%。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 5.57 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 0.49 张。

这其中,银行卡交易量稳中有升,但银行卡卡笔均消费下降。

诸如,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5645.36亿笔,金额221.7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9.70% 和 0.43%。银行卡渗透率为 49.01%,环比上升 0.03 个百分点。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 2.03 万元,同比增长 36.71%; 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 3 634.44 元,同比增长 23.67%;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 881.04 元,同比下降 18.57%。

对照201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如该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7610.19亿笔,金额210.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49%和7.11%。银行卡渗透率为48.98%,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1.83万元,同比增长29.76%; 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3 350.51元,同比增长14.93%; 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881.64元,同比下降20.45%。

“银行卡笔均下降主要是在公交等小额高频交易使用量增长拉低的。”上述央行接近人士认为。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赵鹞看来,这说明银行卡越来越便民——朝小额便民的方向发展,所以笔均消费金额下降。

但也有说法称,或许表明人们的消费能力在下降。比如,本来可以买1万块钱的东西,但现在收入降了,所以只能买3000块钱的东西,这也导致笔均消费金额下降。

而从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增速来看,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在增长,一定程度上或许说明银行卡呈现出小额便民的趋势。某种意义上,这可能亦暗示金融机构“大象转身”,发力普惠金融,自我突破求变的一种结果。事实上,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国内银行正试图赶上大型科技企业的步伐。

支付行业

不过,日趋丰富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包括快速增长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之事实亦昭示,大型科技企业在支付和其他数字化服务领域已领先银行一步。

正如,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05306.10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

因此,相对而言,非银行支付机构,或者说第三方支付业务量的增速远超银行金融机构。标普报告称,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互联网巨头已将国内消费市场打造成为世界上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市场。现在,这些企业正在电子支付、货币基金和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贷三个领域对传统零售银行业造成越来越多的冲击。

当然,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亦认为,由于支付业务关系国家金融运行关键环节,在大额支付、跨境支付等环节未来仍需由国家背景性质的产品出台主导。

而今,银联、网联已形成双支柱,央行主导的清算系统促进移动支付安全高效进行。2018年6月30日,央行在银联的基础上成立网联,第三方支付公司涉及的网络支付业务需要通过网联进行清算;即“断直连”。此前,银联通过跨行清算系统实现银行体系的互通互联,而第三方支付一直处于弱监管区域,在网联成立后,移动支付业务的清算通过网联进行,更加安全高效。

这里,不容小觑的现象是,近日信用危机隐患存忧,风险事件频发,诸如诺亚财富旗下私募踩雷等;如果支付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未能得以充分保障,其对金融体系冲击后果恐不堪吗?

这或许亦是管理层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趋严的一种未雨绸缪?从2019年一季度的支付运行报告中,移动支付规模持续飙升之外,也许可以完整看出“断直连”与“备付金集中交存”之市场效应。

电子支付来看,移动支付业务量增长较快。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481.51亿笔,金额742.01 万亿元。 其中,网上支付业务 162.86亿笔,金额 622.68 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34.59%,金额同比下降2.06%;移动支付业务196.90 亿笔,金额 86.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9.60%和 22.32%。

而2018年第四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465.95 亿笔,金额 615.95 万亿元。 其中,网上支付业务 161.48 亿笔,金额 507.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6%和 0.97%; 移动支付业务 177.08 亿笔,金额 7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79%和45.47%

事实上,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190.5万亿元,同比增速58.4%。艾瑞报告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已经养成,第三方移动支付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市场成倍增长的时代结束。加之“断直连”及备付金相关政策在 2018年的相继落地,市场正式步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移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线下支付在新场景的进一步渗透或将成为行业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艾瑞报告显示,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据了54.3%和 39.2%的市场份额。2018年,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从Q1的3.5万亿增长至Q4的7.2万亿,各季度环比增速大幅高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整体市场,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占移动支付整体交易规模比例从2017年的5.2%逐渐提高至2018年的11.2%。艾瑞认为,由于扫码支付技术相对成熟,基础设施普及率不断提高,短期内线下扫码支付的发展仍然会是移动支付规模的主要增长点。而对行业参与者来说,在基础支付服务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情况下,基于支付向商户提供信贷、营销等增值服务将成为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中信建投报告称,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持续落地,资质颁发与资金存管要求趋严。设立网联平台直接监管后,备付金 100%集中交存管理。2019 年 1 月 14 日起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备付金已实现 100%集中交存, 全面纳入央行监管,预期能够有效避免第三方支付机构绕开监管,防范洗钱风险,维持市场合法秩序。依靠支付备付金的收单机构商业模式亟待转型。

诸如,牌照颁发暂停并收紧,整治行业乱象。自 2015 年 4 月起,央行停止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吊销、注销、合并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合计 33 张;2018 年,央行对多家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出天价罚单,严肃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截止 2019 年年初,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机构资质的仅剩 61 家;此 61 家中,拥有全国范围内收单资质的机构共 33 家,区域性收单资质的机构共 28 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一季度支付报告,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而言,共处理支付业务 38.90 亿笔,金额 1243.72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36%和 18.15%,分别占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和金额的3.63%和 75.46%。该系统包含:大额实时、小额批量、境内外币等支付系统;以及网上支付跨行、同城等清算系统。

由此可见,尽管该支付系统的业务笔数占比不足4%,但金额占比逾七成。

此外,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业务金额大幅增长。第一季度,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处理业务 5.51 亿笔,金额 12.7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6%和 65.24%。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小幅下降 。第一季度,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处理业务 50.36 万笔,金额 3 111.33 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为 2.10 万亿元),笔数同比下降 4.99%,金额同比增长 0.41%

其他支付系统来看,以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系统业务量为例,第一季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处理业务43.33亿笔,金额 302.8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47.52%和 10.49%。

但2018年第四季度央行数据显示,该系统处理业务85.80亿笔,金额326.4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47%和7.95%。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大幅下降。第一季度,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处理业务 2.20 亿笔,金额 7901.2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83.17%和 57.18%。

而2018年第四季度的央行数据显示,该系统处理业务 30.48亿笔,金额2.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1.90%和44.81%。

“很多支付业务都走网联系统了。”一位央行接近人士说,他坦言,支付机构业务断直连后,其发起的银行间业务均通过银联和网联处理,银联运行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其业务便大幅增长。

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大幅增长则大幅增长。如,第一季度, 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处理业务227.99亿笔19,金额38.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32%和40.69%。 该数据来自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央行对此解释,自 2018 年第二季度起,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笔数仅包含资金清算的交易,不含查询、账户验证等不参与资金清算的交易。自 2019 年第一季度起,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业务量包括支付机构发起的通过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处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

而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业务笔数降幅较大。第一季度,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处理业务103.04万笔,金额1 561.8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92.80%和 0.91%。该数据来自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持续增长。第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38.78万笔,金额7.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7%和 39.76%。该数据来自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
。而2018年第四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 39.32 万笔,金额7.4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和43.95%。 可见,该项数据环比业务笔数略有下降,但金额稍有增长。

网联平台运行平稳 。第一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758.15 亿笔,金额 54.72 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 8.42 亿笔, 金额 6 079.60 亿元。此项数据来自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以及支付机构发起的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量。

但2018年第四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809.01亿笔,金额40.51万亿元。因此,环比来看,一季度的网联处理业务笔数下降了,但金额呈上升趋势。

所谓其他支付系统,即根据人民银行“断直连”工作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部接入银联或网联系统,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的业务,城银清算有限公司和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成员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业务不再计入行内系统、城商行支付清算系统和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统计。

这意味着,受“断直连”,包括“备付金”等政策的影响,支付业务格局已被悄然改变。就其他支付系统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的业务均在大幅下降;银行卡跨行、人民币跨境等支付系统的业务量则持续提升。

但微观上看,按照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的话说,“断直连”之后,支付机构的交易形式变了。支付机构代扣业务大部分改为协议支付,交易资金实现立即清算,没有留存。这或是非金融机构存款规模连续缩减的主因。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备付金存款规模为1.28万亿元,连续三个月缩水,累计锐减超过3500亿元。

不只是央行支付报告,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近日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亦显示,腾讯金融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9.2%和69.5%。

而渗透率保持高位增长的移动支付——似乎正在打破东西部地区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鸿沟。相关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8年,移动支付覆盖率地区间差异极值缩小了近50倍。金融科技或许已经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