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价变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4.4%。
今年3月份月度CPI同比涨幅年内首度破“2”的背景下,4月份的涨幅又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下了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食物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上涨,仍是CPI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结合统计数据分析称,从同比看,4月食品价格上涨6.1%,影响CPI上涨约1.19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鲜菜价格水平仍处于高位,同比上涨17.4%,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4.4%,涨幅比上月扩大9.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去年秋季北方水果欠收,今年存量不足,鲜果价格上涨11.9%,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
而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6%、2.5%和2.0%,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93个百分点,对整体物价指数的影响低于食品价格。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向记者表示,年内物价上涨风险主要是猪肉供给这一单一因素引起的,总需求并不支持CPI同比持续高位,因此通胀风险整体可控。
二、股市下跌
数据显示,自4月30日以来,隔夜Shibor连续5个交易日大跌,5月8日报收1.14%,5个交易日利率下降95个BP,创下2015年6月以来新低;1周、2周、1个月、3个月期限的Shibor单日下跌6.3、3、3.2、1.2个BP,分别报收2.29%、2.37%、2.74%、2.91%。
不过此后shibor利率变动出现分化,隔夜和7天期shibor有所上行,至5月13日,隔夜Shibor升至“2”以上至2.1560%,7天期报2.5790%,14天期shibor平稳波动,当日报2.4050%,28天期shibor则依然下行,当日报2.7150%,为近期低点。
与此同时,银行间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DR也开始大降。5月8日收盘,DR001下跌1个BP报1.40%,具有代表性的DR007跌10个BP,报2.10%。从加权平均DR来看,5月8日隔夜加权平均DR报1.1522%,较上一交易日跌23.98bp,7天期加权平均DR报2.1895%,较上一日跌7.97BP。不过随后上述两品种均整体回升,至5月13日,隔夜加权平均DR报2.1524%,7天期加权平均DR报2.5070%。
三、理财收益走低
资金价格4月中下旬以来持续下跌的同时,银行理财收益也在走低。
2019年4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创下近26个月新低,降至4.17%。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4月,389家银行共发行了9285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减少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59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7%,较上期下降0.05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