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发现,这四家A股上市险企2016年共计实现7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其中,中国平安净利润中剔除了互联网业务、银行和信托、证券等资产管理业务,仅包含保险业务)。这一水平较2015年下降23.4%。
除了中国平安一家上涨外,其余均遭遇了净利润超过30%的大幅下跌。不过,上述四家上市险企中多家正处于转型期间或迎来转型收官,整体保费结构呈现进一步优化的态势。
上市险企净利润普降
从上述四家A股上市险企的2016年报数据来看,净利润大幅下降依然是今年共同的趋势。除了中国平安的保险业务净利润逆势呈现10.46%的同比上涨,其他三家险企均遭遇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其中中国人寿同比下滑幅度最大,达到45%;中国太保则相对降幅最小,为32%。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这三家险企给出了相同的理由,即资本市场震荡下跌造成的投资收益下降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调整所致。
通常而言,保险公司在计量长期人身险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准备金过程中,须对折现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保单红利假设及费用假设等作出重大判断。这些计量假设需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而其中折现率依据的基础就是“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曲线”,即以750个工作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移动平均为基准加合理的溢价确定折现率。
由于近两年债券收益率进入“低利率”时代,使得折现率下降。在对准备金假设的再评估中,作为分母位置的折现率下降意味着准备金需要更多地计提,从而致使当期的利润减少。
根据统计,四家A股上市险企2016年由于折现率调整而造成的税前利润减少共计591.82亿元,其中中国平安因此原因造成的税前利润减少额最大,达289.09亿元。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近几个月债券收益率的上涨和3月24日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补提准备金从而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压力将减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表示,《通知》将基础利率曲线分为三段,溢价幅度上限由现行的150 个基点降低到120个基点,并设置终极利率,预计折现率调整后,产品结构较为稳健的上市保险公司资本释放将更加充足,保险合同准备金在负债中的占比有望降低,预计折现率调整将使得利润与内含价值的背离有所收窄。
同时,2016年四季度中债国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企稳回升,2017年初以来波动上行20BP,有助于改善利差损风险,叠加折现率曲线调整,减小补提准备金对利润带来的影响,根据赵湘怀测算,2017年准备金补提压力持续存在,750日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在2017 年四季度迎来向上拐点,届时补提准备金给利润带来的压力将大为减轻。
不过,包括赵湘怀在内的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看待保险公司应更加聚焦内含价值,而非净利润。
四家上市险企的年报显示,和多家净利润呈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同的是,其2016年内含价值均呈现超过15%的同比增长,其中中国太保内含价值同比增长率略高于其他三家,为19.6%,另外三家险企则分别呈现15.6%到17%的内含价值同比增长率。内含价值的普遍增长和上市险企保费结构的优化有直接关联。
业务质量优化
事实上,不管是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还是寿险业“老大”中国人寿近几年都在陆续实施转型。而随着转型的深入,上市险企的业务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年报数据显示,四家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均呈现较大的同比涨幅,其中中国太保及中国人寿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幅均高达56%,而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幅也超过30%。
另外,四家上市险企2016年的退保率均呈现下降的态势,除了退保率本来就处于低位的中国平安外,其他几家上市险企退保率的下降程度均超过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太保的退保率已降至2%,逐渐靠近中国平安的1.4%,而新华保险的退保率在四家险企中仍然较高,为6.9%。
在寿险保费结构方面,四家上市险企的代理人渠道保费占比普遍都已经超过60%,银保渠道进一步收缩。其中一直以营销员渠道见长的平安人寿和通过转型已经形成“大个险”格局的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保费占比分别达到86%及84%。
新单保费中,期交保费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占比分别为45%及49.7%,而在平安寿险占比99%的个人业务中,其期交保费占比为89%,在聚焦期交的太保寿险占比84%的代理人渠道中,期交保费占比则达到96%。
同时,在寿险保费收入中,四家上市险企的续期保费均占比在50%-60%之间。
出于对营销员渠道的重视,各家上市险企2016年在增员方面均呈现了不小的力度。截至去年底,中国人寿营销员数量同比增长最快达52.7%,营销员人数也达到149.5万人,为四大上市险企之最。四家之中体量较小的新华保险营销员人力则为32.8万人,同比增长较慢,为9%。中国平安在去年底拥有111万营销员,中国太保去年的月均人力则为65.3万人。
如果按照年初年末的营销员平均数量(中国太保按月均人力)来计算2016年度的人均寿险保费、人均新业务价值以及人均寿险利润,则四家上市险企中,新华保险35.79万元的人均保费最高,中国太保的21.04万元最低;人均新业务价值则以中国平安的5.13万元远高于其他三家险企;同样,人均净利润也是中国平安的2.5万元最高。
而在产险方面,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在2016年保持平稳,较2015年的95.6%略升0.3个百分点达95.9%;太保产险在2016年的综合成本率有进一步的略微改善,下降0.6个百分点至99.2%,但根据年报显示,太保产险的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在2016年依然达到109.6%,呈现承保亏损的态势。
和净利润下降一样,几家上市险企2016年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市场份额的继续下滑。与2015年全年保费相比,下降幅度从0.2个百分点到3.06个百分点不等。其中下降幅度最少的是平安产险,下降最多的则是曾经“三分天下“的中国人寿,2016年其市场份额已缩至19.9%。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份额下降,尤其是规模保费占比的下降,一方面是和险企在转型过程中主动在规模和价值中做出取舍有关,一方面则是因为万能险的“风靡“使中小型险企迅速崛起。但随着监管机构对万能险的严格监管以及整个行业对于”保险姓保“的回归,上市险企市场份额下降的态势有望缓解。
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的”向左走,向右走“
尽管近两年保险投资遭遇“低利率”环境,但利用提早部署等策略,四家A股上市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在2016年均呈现0.2个百分点左右的上升,其中中国平安的净投资收益率“一骑绝尘”,从2015年的5.8%继续上升到2016年的6%,中国人寿的净投资收益率在四家公司中则最低,为4.61%。
但由于受到2016年资本市场动荡下跌的影响,四家A股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还是无一避免地较2015年下降,下降的幅度在1.8%到2.5%之间。其中,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率依然排名第一,为5.3%,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则分别实现5.2%及5.1%的总投资收益率,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在四家之中依然垫底,为4.56%。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四家A股上市险企也略有差别。固定收益类资产方面,中国太保的投资占比最高,在投资资产中占82.3%,而其他三家则在75%-78%的投资比例之间。
而在新华保险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另类资产占比高达33.2%,而其他三家均在10%-15%之间。尽管各家在统计非标资产中存在些许口径上的差异,但新华保险对另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仍大幅超过其他三家。
对此,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李全在3月31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基于去年债券市场的投资风险以及基于对去年利率低点将不会维持太久的判断,新华保险在去年进行配置考虑时,将增量和再投资资金几乎都配置在了短期的产品上,例如在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上配置了约780亿元,以期顺利过渡到合适的配置时点。
据李全介绍,之前投资的短久期理财产品在今年6月将全部到期,而今年目前的利率水平较去年有所提升,所以新华保险今年会将投资的久期拉长,会大笔配置高收益、期限长的银行理财产品或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
在权益投资占比方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新华保险都在16%或17%左右的范围内,相对而言,中国太保的权益投资占比较少,为12.3%。
而面对依旧动荡的2017年投资市场,中国太保及中国平安均表示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不断优化基于负债特性的大类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