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法人寿自中国邮政退出后,原保费收入自2010年开始持续下行,至2016年8月以后,保费收入便已停止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中法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然降至-140.31%,全年净利润亏损8154万元。
中法人寿董事长周正平、董事总经理唐庚荣在去年双双离职,正值2016年二季度偿付率暴跌至负数的时期。有报道称,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接任董事长的职务。
然而,面对偿付能力不足,股东增资却迟迟未落地。2016年11月中法人寿公布的13亿元增资计划显示,大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以及新引入的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安徽国圣投资参与增资计划,但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中法人寿偿付率依旧为负数。
有保险业人士分析称,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暴跌,保监会出手监管,必然是要求该公司停止新业务开展,所以中法人寿自去年三季度开始便无新增保费。若问题不能继续解决,保监会应该会介入。
连年亏损
近年来,中法人寿业绩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2013年、2014年、2015年原保费收入分别为1056.1万元、234.8万元、2.5万元,不过2015年万能险收入达到5141.9万元。
净利润方面,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25亿元、-0.45亿元。进入2016年,四季度报告显示,中法人寿公司全年累计亏损8154万元,净资产为-528万元。
对比同行,同样作为中外合资寿险企业的中荷人寿、中英人寿、中意人寿,今年1月原保费收入分别为4.04亿元、15.85亿元、11.1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法人寿是我国第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经过3年多的筹备,于2006年3月24日正式对外开业。中法人寿由中国国家邮政局与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合资组建而成,彼时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
自2006年成立以来,中法人寿的业绩收入也曾“正常”过,2006-2012年原保费收入为0.19亿元、0.37亿元、1.29亿元、2.7亿元、2.2亿元、0.7亿元、0.34亿元。自2010年中法人寿保费收入出现巨额下滑,2014年出现234.8万元的低潮。
2014年9月,邮政集团将占比50%的股权悉数转让,法国人寿也转让25%,入局者为鸿商集团和人济九鼎,其中鸿商集团为控股股东。
中法人寿2015年4月公告显示,根据中国保监会2015年4月21日《关于中法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及修改章程的批复》,已批准公司股权转让事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持有公司5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中国邮政彼时的退出也在业内意料之内,2009年中国邮政集团旗下中邮人寿开业,此后中国邮政对中法人寿的支持开始减弱,也正是2010年开始中法人寿保费收入开始下滑。
而中邮人寿成立后的第一年2010年,便获得原保费20.3亿元,此后一路增长,至2016年中邮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296.52亿元。
在分支机构开设上,成立多年的中法人寿在国内仅总部所在地的一家北京分公司,而中邮人寿成立时间晚,却已在北京、上海、湖北、山东、重庆等省份开设近20家分公司。
前述保险业人士表示,保险企业的业务扩展在保监会监管之下,分支机构的开设对保费收入影响非常之大,而审批一直很严格,相比于内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在审批上难度更大。这也是外资寿险企业成立后的增长无法与内资企业相比的原因。
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令人堪忧,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6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78.23%、185.38%、-41.91%、-140.31%。
高管辞职
新股东入局后,2015年7月,中法人寿董事长由刘立清更换为周正平,保监会还核准袁宏林、陈毅敏、陈经伟、唐庚荣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原董事ChristianBisschop(比肖普)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董事会成员共六人。其中,唐庚荣担任总经理职务,原总经理ChristianBisschop不再担任该职务。
周正平为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是大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的代表,而作为总经理的唐庚荣,自2010年5月至2014年底,其担任新华人寿保险总经理助理(华东区域总监)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全面主持上海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公司华东部区域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协调工作。
有报道称,唐庚荣属于实干型保险经理人,到中法人寿一年来,一直在重整公司的架构、招兵买马,重振中法人寿昔日风采。为此,在中法人寿股权落定后,唐庚荣还曾带领一众新华人跳槽到中法人寿。在四位副总裁中,有三位曾有在新华的任职经历,即罗振华、曹京春和邢海军。
但是,2016年8月公告显示,原董事长周正平向公司及董事会提出辞职,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2016年三季度偿付报告中,原董事长周正平、董事总经理唐庚荣两人的名字从管理层名单中消失;原新华保险的保险干将唐庚荣也从中法人寿离职。
据媒体报道,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接替任职不到一年的原董事长周正平,出任中法人寿董事长职务。但熊志国的任职资格还未在保监会审核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中法人寿董事长、总经理双双离职的时间,正值偿付能力暴跌;截至2016年8月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低于100%的偿付能力监管要求,而二季度末中法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还为185.38%。
上述保险业人士表示,偿付能力不符合监管要求,应当是被保监会停止了业务开展,所以会看到中法人寿2016年三季度以后保费收入再无增长,而2017年1月也出现业务停摆。
偿付率为负
此外,中法人寿增资扩股计划其实一直在推进之中,并引进战略投资者。
早在2015年底,中法人寿便审议通过了增资扩股方案,直至2016年11月公告,新增注册资本13亿元;增资前注册资本2亿元,股东为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持股50%、北京人济九鼎资产持股比例为25%、法国国家人寿持股比例为25%。
现有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北京人济九鼎资产将参与此次增资,法国国家人寿不参与增资,拟引入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安徽国圣投资参与本次定向认购。完成后,法国国家人寿持股将降至3.33%,吉林省长久实业持股10.833%,安徽国圣投资持股10.833%。
可是,增资计划已然公布3个月有余,中法人寿的偿付率在2016年四季度依旧为负。与中法人寿情况相同的中融人寿,在2016年三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1.91%,11月份中融人寿实现增资40亿元,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34.49%。截至2016年底,中法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40%。
公告显示,中法人寿大股东鸿商产业控股集团,于2003年7月7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泳,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投资管理等。通过10多年发展,鸿商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行业综合性产业集团,集团旗下产业涉及数据通信设备、航空运输、机电自动化、矿业投资、金融投资、风险投资等领域。
工商资料信息显示,鸿商产业控股集团共有两位股东,大股东于泳持股99%,瓦房店韦斯特公益纺织品有限公司持股1%;而该纺织品公司共4位股东,大股东张淑珍,持股60%,于泳持股30%,于斌、于萍各持股5%。
据了解,于泳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2004年参与洛阳钼业的重组。重组前,洛阳钼业资本金2.51亿元,为地方政府全资拥有,鸿商产业投资控股从洛阳市国资委手中受让洛阳钼业(上市前)49%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股东。2007年洛阳钼业于中国香港上市(上市后稀释到35.62%),而多年现金分红给鸿商产业投资控股带来近20亿元现金。
洛阳钼业是国内最大、全球排名第四的钼生产商;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钨精矿生产商之一;近年来,鸿商产业投资控股还参与国内民营航空企业华夏航空,持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