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保险公司之所以被采取监管措施,在于其今年以来肆无忌惮地在二级市场上频频举牌和短炒上市公司。举牌也就罢了,有的甚至直接控制上市公司,将原管理层尽数替换,如前海人寿入主南玻A;有的则以“举牌”为掩护,短炒为目的,制造概念吸引散户跟风借机渔利,如恒大人寿前段时间买卖梅雁吉祥就是一例。这些行为大打监管擦边球,给资本市场、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均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为保持公司控制权而与险资陷入摩擦,影响公司正常运营。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为了不被险资“野蛮收购”而频频修改公司章程,酝酿“反收购计划”,牵扯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散户则跟随险资短炒,“举牌概念股”暴涨暴跌,助长了市场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别人的钱,很多资金来路不正。大量的银行理财资金、银行贷款、资管计划、万能险甚至P2P等资金披着各种外衣,通过保险公司曲线进入股市。险资大量使用这些资金实行杠杆收购,本质上是用借来的钱豪赌。一旦押对宝了,险资只要付出每年5%(以万能险收益率为参考)的融资成本,上市公司股权和其余利润即归保险公司;失败了亏的则是客户的钱,甚至逼得国家为了平抑社会风险而兜底。对于险资来说,这是极划算的买卖,也是险资频频举牌最重要的利益驱动。对于政府和社会来说,却要为此无辜背上沉重的风险负担。所以,险资高杠杆收购绝不是创新,是引发金融系统风险不负责任的做法。去年股市的大幅波动,说到底是杠杆引起的,如不加以控制,难免会重蹈覆辙。
险资不是游资,而是很多人的养老钱、救急钱、救命钱。之所以买保险是相信保险公司能保证资金安全,帮助资金覆盖风险。保险金需要投资来保值增值没有错,但绝不应该成为豪赌的砝码、杠杆的支点和控制上市公司的工具。作为每天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却天天制造风险,实在是一种讽刺。
所幸监管部门对此已有清醒的认识。先有证监会主席厉声痛斥,后有保监会迅速出手,既指出了危害,又采取了措施,揪出了害群之马。但是,在采取限制部分险企万能险业务、停止股票投资之后,有关部门对险资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也要及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堵上风险漏洞,让保险机构真正成为上市公司的友好投资人,让保险资金成为市场上真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