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国家卫计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表示,文件提出可以开展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试点,就是来源于三明和福建的实践经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表示,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医保比较混乱,多项职能整合后,能够一体化地发挥作用。但需要关注的是,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挂牌将几个部门合成一个新部门,而是要将权力真正融合,便于实施。同时,需要使各项信息透明,加强制度监督与公众监督,以防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发生。
以前:多头管理导致职能不清
何为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解读称,这是将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医疗服务价格谈判、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与结算、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等职责合为一体,由一个机构统一行使。
梁万年认为,这有利于实现基本医保基金的统筹管理,有利于发挥医保对采购药品的集中支付功能,通过量价挂钩降低药品价格,也有利于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制约、规范服务行为。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形成医保和医改政策协同,加快构建大健康的格局。
对于意见中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的提法,姚建红表示,这不是空穴来风,是在地方有成熟和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文件。具体是由于三明和福建在改革中创造出来了这样的经验,并且取得成效。
2013年6月,三明市成立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对分别隶属于人社、卫计部门的24个医保基金经办机构的整合。中心隶属于市政府,暂由市财政局代管。
改革后的三明市,取得的成效各方也是有目共睹。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近期也率先向“三明”取经,从整合医保整体职能入手,全面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
福建省医保办主任詹积富在1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福建省医保管理体制存在医保政出多门、职能分散、“九龙治水”等问题,影响了医保整体职能的发挥。
詹积富表示,部门的多头管理导致了医保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衔接,人员重复缴费,政府重复补助,患者重复报销,多头拖欠医疗机构费用,医疗机构疲于应对。各个涉医职能部门监管医疗机构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现在:权力整合后需监督发力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文件,要求年底前各省实现“六统一”,即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而在此之前,福建省已经完成了“五统一”,只有“统一基金管理”任务有待完成。
曹健表示,这其中涉及机构职能整合和人员调整,各个部门如何进行平衡协调与移交的问题,所以难度较大。
在借鉴三明模式的基础上,今年9月22日福建省委专题会议上,福建省将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物价局、省商务厅等涉及医保的职能全面整合进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福建省医保办”)。
由此,福建省医保办含有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城乡生育保险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等诸多大权。詹积富表示,把涉及到有关医疗保障的各个部门职能进行整合,实际是一个医保的要素大整合,可以高效运转多项职能同时发力。
不过,多项职能整合之后,在便于游刃有余地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市场也发出了担忧,是否会引起权力的垄断?詹积富表示,权力高度整合起来涉及到如何监督的问题。福建省建立了药械阳光采购和结算平台,目前已经对外公开,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建立药品耗材阳光采购平台后,老百姓就可以到网上去看。”詹积富说,普通老百姓可以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药品的医院采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