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再度跳上风口浪尖
早在2013年,生命人寿就举牌了上市公司农产品。2014年,安邦连续举牌招商银行、金融街、民生银行、金地集团。2015年下半年开始,保险公司更是掀起举牌上市公司的热潮,以前海人寿(宝能系)、国华人寿等为代表的险资频频发力,引起市场强烈关注。
尤其是宝能系争抢万科股权的凶悍手法,让险资的“野蛮”色彩尤为突出。一时间,资本市场对险资举牌风声鹤唳,仿佛一旦跨过了5%的首次举牌线,就如吹响了“篡权”的集结号,明争暗斗将会接踵而至。
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也出来“安抚”,阳光此举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履行了相关程序,且做出相应承诺,从目前看是在公开市场上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
但外界一个疑问在于,阳光保险既然表态12个月内不再增持,何苦要买入区区几百万股触及举牌线而闹得沸沸扬扬?按东吴证券首席证券分析师丁文韬分析,按照目前财务会计准则,如果持有上市公司的份额超过5%并且获得董事会席位(或者股份达到20%),保险公司可以获得额外优势。
险资到底有多野蛮?
针对外界的质疑,阳光保险似乎表现得有点冤。其高管也表示接下来没什么动作,不宜过度解读。
最权威的说法可能来自保险业的“大家长”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项于今年7月的“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对多位保险公司董事长表示,少数企业进入保险业后无视金融规律,规避保险监管,蜕变成“暴发户”、“野蛮人”。
言下之意,确有少数“害群之马”。过去几年,有些民营中小保险公司利用寿险牌照作为杠杆融资平台,通过高收益万能险和高现价产品迅速做大资产规模。从安邦、宝能、恒大到阳光,综观近年举牌险资的策略、动向,大体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保险公司作为杠杆融资平台配合股东进行战略收购。譬如,宝能系下的前海人寿,举牌万科a、南玻a等。该类公司目标多为地产公司。此类举牌过程中,保险公司通常会在短期集中买入,导致目标公司的股价急剧拉升。
第二类,以财务投资为主,谋求一定话语权。比如安邦系、明天系、富德系等入股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银行、地产类公司,派驻董事,一方面获得财务分红,一方面参与董事会决策。较长时间大比例持有,但至少表面来看,多数与原管理层相安无事,未见较大纷争。
第三类,传统保障类保险公司寻求权益类财务投资。在此类投资中,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性优势,往往选择股价相对低点买入高分红优质个股并长期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监会对险企回归保障的要求下,国内大中型保险公司基本都隶属该类。他们利用产品结构布局上的优势,资金成本较低,盈利模式也不仅局限于投资利差,基本不存在控制上市公司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