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宏观上看,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的“欧亚联盟”计划等都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存在区域的重合。南亚地区存在着印度这个地区大国,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使得印度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经营拓展面临着印度的强大压力,作为中国之后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在南亚的存在感是“一带一路”难以回避的地缘政治压力。东南亚地区的局势由于美国和日本的介入而变得格外复杂,日本借美国的影响力更是把东南亚当成与中国角力的重要战场,在美日的影响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新兴市场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每个市场成熟度不同,国家间更有来自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的差异,甚至一些国家还存在政治不稳定或是政府管治低效的情况,加之技术革新、全球化和大宗跨境投资等趋势影响,各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对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等。
鉴于上述存在的风险,作为风险补偿、投资管理和社会治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保险业,如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构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保险支撑体系,加大与海外保险公司、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以及各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合作,统筹信息、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互通,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新课题。
首先,政策性保险公司应主要承保政治风险。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政治风险是企业经常碰到又难以应对的主要风险,如2011年利比亚战争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有50个,涉及金额188亿美元。利比亚政局动荡对中资企业的经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中国企业几乎没有投保,中国信保赔付金额1.3亿美元,赔付率为1500%,但仍有大量的损失得不到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状况整体比较高,未来发生类似政治风险事件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中,要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作用。中国信保作为专门防范信用风险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应充分发挥对外经贸的“导航仪、稳定器、减震阀、安全网”的独特作用。
其次,商业保险公司应主要承保商业风险。从世界范围内保险公司的发展经验看,本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保险公司的国际化,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和风险管理,是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发展的共同经验。在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应该以有形的海外网点和无形的保险技术为中国企业提供囊括财产险、工程险、意外险、人身险、健康险等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帮助中国企业应对商业风险。
再次,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再保险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险市场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相对较小,保险供给能力也无法满足区域保险需求,这就需要推动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再保险中心建设,增强区域内保险供给能力,以满足区域保险市场的需求,为沿线国家提供风险管理和再保险服务。
最后,要加强保险监管方面的合作。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框架下,构建“一带一路”保险监管合作新机制,如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多边保险机构、金砖国家信用保险合作机构、保险“一带一路”建设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