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董事长:萃取传统精华 升华保险文化

沃保整理
2016-07-15 13:59:49
100
7月14日,由北京保险学会举办的“国学智慧与保险文化”论坛在京举办,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出席并讲话。

以下为讲话实录:

提出问题保险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近几年,行业保费规模持续增长,从业人员收入稳步提升,经济地位获得极大改善;而另一方面,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行业的精神文明水平,包括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还未取得显著提升。这也是行业,包括社会的共识。

行业要健康发展,做大业务规模,提升人员收入是必要的;同时,也要着重做强社会影响力,建好行业口碑,提升行业的“精气神”与文化面貌。只有业务规模与社会地位齐升,物质精神并举,才能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周易》里讲,“孤阳不生,孤阴不长(zhang)”,一条腿走路总是不稳,只有“阴阳平衡”、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才是长久之道,企业及从业人员才能走得久,行得远。从传统淬炼精华,以滋养保险文化习主席讲“一个国家的治理和这个国家的文化密切相关”,对于保险行业也一样。寻找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之路,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保险企业和保险从业人员的软实力,最大限度发挥保险行业“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核心价值,将保险业做强做大。

前不久,周国平教授谈到,面对人生之险,仅有硬保险(物质方面的保险)是不够的,还要有软保险(精神方面的保险),也就是文化,包括哲学和宗教。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心灵保险,以“文”化成人心,以合宜的文化,教育人、熏陶人、凝聚人、升华人。在我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可以为保险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儒释道”文化。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入世”,重视人本,重视家庭伦理,讲究三纲五常,提倡“百善孝为先”,倡导“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从家庭伦理扩及到社会伦理,让传统得到保持,让公序良俗得到维系。释家文化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的道家文化一起承担传统文化的“出世”角色,佛教强调“缘起”、“性空”,讲究万事万物皆是因缘际会而成,归根结底逃不开一个“空”字,以教育人“放下”、“看空”。道家则侧重非功利性,讲求“冲虚以为和”,“无为而为”,以实现“逍遥游”。这几种文化经过千百年来彼此激荡碰撞,彼此融合,淬炼出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成为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石,维系社会的和谐、人心的安定。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生命力极强。项主席提出保险文化的核心理念“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与传统优秀文化因子正相吻合。传统文化对这些核心理念有极其生动的表达,可以为保险文化所用。试举几例。 例一、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之道。这是对人的品格进行定位。传统文化重视人的“道德”,希望“君子怀德”。德即是“利他”、“利人”,最终“利天下”。《周易》里讲“厚德载物”,也是强调自身修养。一个人能成就的事业,和他的品德直接相关,多大的德承载多大的物,否则就会“德不配位”,招来灾殃。从他人角度来讲,怎样才算德呢?传统文化强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即要拿“已所不欲 勿施与人”的尺子来衡量待人之道。

保险营销,某种意义来讲,是在经营人际关系,就是讲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待人。要想业务开展得好,一是专业性要强,二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诚信、守信用。传统文化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强调与人诚信相处,十分契合保险的核心理念及营销要求。迈向体验经济时代,在产品数量增多并且同质化前提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消费的体验和感受。不管是代理人还是保险企业,要想实现有价值、可持续、超越市场的发展,就必须照顾好客户的体验。否则,在大量可选择的前提下,客户必然“用脚投票”,转投别家。体验时代,“用户至上”正在成为企业持续、健康经营的一个基本“底线”,也是不可犯禁的“铁律”。对从业人员而言,要想持续发展,就是要对客户释放善心善意。这种“善”, 就是传统文化里强调的“厚道做人,诚信做事“,就是以“已所不欲 勿施与人”的“黄金法则”服务客户,以“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的心态检讨自身。 例二、再如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道”。保险的服务需要被感知,保险的精神需要赋予形式。传统文化讲“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从业人员服务时,得体的言辞举止,企业门店迎客时,热情大方的规范动作,都需要通过外在的“礼”,向客户、公众传达行业“重服务“的理念。 例三、又如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视的“中庸之道”。中庸讲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把事情处理到中位,不要过于激进,也不要过于保守,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的“合规“。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也要如此,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脱离实际,过于超前作为。对从业人员而言,中庸心态则有助于减少“强行推销”做法,强化“客户经营”之道,把业务做得更“合规范“。推销是激进之举,易让客户反感;经营是长远之措,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基础,赢得客户信任后,成交自然而成。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多个角度及内容可以挖掘,以升华保险文化内涵,滋养保险文化底蕴。以上谨举几个例子与各位探讨。

平安人寿的一些实践就平安人寿而言,对队伍及员工的培养上,我们的着力点落在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弟子规》上。《弟子规》虽然字面简单,但内蕴丰富。其倡导的“孝”是一切道德的原点,顺应民意人心,并且与保险的“慈善”本质相通。作为长辈、上级、客户的“弟子”,通过学用《弟子规》,以“孝”为出发点,逐步培养“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品行,培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众”精神,学会“利他”、“利人”,学会与人打交道。两年前,我在北京机构调研时,发现北京一个营业部在学用《弟子规》方面做得非常到位。通过集体学用《弟子规》,这个部不仅在业绩上互相促进,更能够在精神上互相促进,并且影响到家人、客户。我们以这个部为典范,向全国营业单位推动学用《弟子规》活动。 文化的推广,最忌只是做到“文化上墙”。要从入眼、入耳、入心,最终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平安而言,100万营销员每天与客户见面,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相当大数量的公众。

近年来,平安人寿在全系统大力推动了一项运动——“新生活运动”。我们号召100万队伍,邀请公众,偕老扶幼或者带领朋友,积极参与健步行、马拉松等活动,在健康运动中敬老、亲子、爱友。我们希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向公众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我们全国45家机构都成立了跑团俱乐部,月均百场活动;全系统内勤通过APP记步,日均达到1.4亿步,涌现了一批运动达人;包括我,也完成了上海半程马拉松。在代理人而言,自发或者公司组织了大大小小1900余场线下健走健跑活动,吸引超过5000万人次客户参与,向社会传递了积极能量。这些活动,全国性、地方性媒体给予关注,累计发布转载千余篇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品牌效益。

“新生活运动”发力公众当前“回归传统,重视家庭健康”的诉求,将人际交往与健身娱乐有效结合。活动一是为队伍创造了客户接触机会,可以更高频次接触客户、了解客户、服务客户,提升客户体验;二是推动客户及家人积极运动,强身健体,减少疾病,降低疾病发生率,降低赔付率;三是帮助公司收获良好口碑与品牌效应,同时,提高契约品质,提升财务回报;四是促进社会文明、健康、绿色发展,实现了综合效益。一位会里的领导评价说:“新生活运动”本质与《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精神气质一脉相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与西方强国的较量中日渐式微。所谓“中国梦”的实现,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应该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要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保险是舶来品,但保险文化可以是中国气质。保险可以保人身,保财产;但只有传统文化滋养的保险文化,才是适合中国保险业的文化,才能保心灵、保幸福。

一个行业的价值,不仅体现为经济规模有多大,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正向主流价值观形成所贡献的力量。在“新国十条”的推动下,在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上升到国家意志、保险被提升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空前地位时,如果行业600余万从业人员,能以优秀传统文化规范要求自己,用善心、善行服务客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深化改革创造和谐条件,那将是保险行业最伟大的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