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优健康险“遇冷”,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税优力度、商业健康险与医保衔接问题、收入水平、认知水平等多重因素对税优健康险的实际销售产生影响,而在供给端“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下,保险公司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也颇为谨慎。业内人士还指出,销售不佳与产品推出时间尚短也有关系,当市场对税优健康险逐步认可后,其销售将会增加。
税优到底能优惠多少
2015年12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支出,按照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税优健康险的问题首先取决于税优对纳税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其次是纳税人医疗健康保障的情况,在拥有较高的基本医疗保障情况下购买意愿就会不足。此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税优健康险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保险机构测算,月购买税优健康险可享受的税收优惠与月收入成正比。假设个人“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合计23%,每月税前薪资5000元、9000元、1.5万元、2.5万元对应全年可少缴税额分别为72元、240元、480元、600元。
对于税优健康险“遇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俊生表示:“虽然有一些税收优惠,但象征意义更大。另外,也不能简单说有些税优就会产生购买需求。”
朱俊生称,“美国一度对自由职业者购买的健康险几乎是100%的保费计入税收优惠,若未来政策导向是要商业健康险市场机制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从刺激需求的角度,税优力度会更大。此外,还需要检讨产品本身对公众的吸引力。”他还表示,保监会在推出带有示范条款的税优健康险产品时,就存在一些争议。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认为,“允许带病投保、赔付率不能低于80%的规定,从险企做业务的角度来看,如果赔付率不能控制好则很容易亏损,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较高,因此在推销时会比较谨慎。”
如何刺激税优健康险需求
王绪瑾还提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市场对税优健康险逐步认可后,会增加税优健康险产品的销售。”他举例称,我国台湾地区在1996年医保覆盖后,1997年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更快,正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健康险的好处。
朱铭来也认为,“要明确目前消费者对税优健康险产品的价格优势的了解程度,实际上,健康险产品在价格上是存在明显差距的。对于税优健康险的优势应该更多地通过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来进行宣传。”
据了解,相关产品的推出和销售为时尚短,市场反应还有待时间检验。事实上,最先获批的人保健康、阳光人寿等险企的相关产品销售时间也仅有3个月。
对于如何提升税优健康险的需求,朱俊生指出,需做好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衔接。在全民医保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与过去没有保险时不一样了,这也是努力的一个方向。王绪瑾进一步指出:“要明确社会医疗保障是最基本的需要。更贴近保险的服务,包括基本服务、附加服务、延伸服务,可以刺激健康险的需求。”
在朱铭来看来,税优健康险政策还需要更加细化与规范,以推动产品在市场中的发展。他指出,对于80%的赔付率,以何种方式退还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究竟是现款退费还是从下一年保费冲减都值得细化研究。80%的费用中是否包括健康管理的费用,对于体检、免疫等增值服务是否也可以算在成本开支内,这都需要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从而让保险公司更有信心来展开这项业务。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允许投保人为未成年子女、无业配偶、退休父母等直系亲属投保,扩大投保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