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山东泰安市近日决定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确定当地12家险企为试点承保机构,与各银行一起对小额贷款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并共担贷后管理责任,保险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保险金额原则上单户不超过10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无独有偶,西藏自治区近日推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管理试点暂行办法》,由政府为当地中小微企业向险企投保该险种并交纳保费,银行以此为担保方式,对中型、小微企业单户分别放贷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期限不超过一年。
说起来,泰安市和西藏自治区在小贷保证保险上的“起步”,已较其他不少地区“晚了几拍”。此前,多地早已加紧该险种的推进工作:作为首“尝鲜”者,安信农保早在2008年就在申城试点小额信贷保证保险,配合上海市政府与农村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及农户顺利实现信贷融资提供保障。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其后,广东、宁波成为小贷保证保险的试点地区。在两地带动下,江西、无锡、安徽、重庆等地纷纷跟进试点。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试点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更多地方开始帮助轻资产、缺担保、无抵押的小微企业获贷,进一步促成该险种“遍地开花”。
根据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已有25个省区市开展小贷保证保险试点,共支持12.3万家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88.6亿元。
政府支持
何谓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这是指小微企业在申请流动性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银行以保单作为担保方式向投保人放贷,当后者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贷义务并在等待期结束后,由险企承担银行贷款损失赔偿责任的业务。
从各地试点该险种的情况看,贷款对象涵盖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农户、城乡创业者等中低收入群体;贷款资金以生产性用途为主,期限多为1年;企业贷款最高额度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农户贷款为30万元,城乡创业者贷款为20万元;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上浮30%的水平,保险年费率一般为2%至3%。
同时,不少地方针对小贷保证保险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模式,出台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湖北省某科技公司通过该险种获得200万元银行贷款,应承担的融资成本为19万元(包括利息14.3万元,保费4.7万元)。按照湖北省的政策,该公司享受到5.5万元财政补贴,实际承担融资成本13.5万元,实际融资成本率6.75%,约为民间融资成本的三分之一。
风控有方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虽好,却并非企业只要挂着小微的“牌子”就能享受实惠,因为各地都设置了必要的“门槛”,如广西规定,经营1年以上、无欠缴税费、逃废债务等不良记录的小微企业方可提出申请,且银行和险企将联合对其进行资信调查。又如,北京中关村规定,只有成为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及连续经营2年(含)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且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至1亿元,才能申请该险种。
与此同时,为打消银行的顾虑,为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各地都为该险种建立了较完善的风控措施,包括:将贷款严控在一定额度内,由银行及险企实施全程风险管控;设立贷款风险预警、叫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当单个试点银行小贷不良率达到一定比例,或险企在单个试点银行的赔付率达到一定比例,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甚至实行业务叫停;设立借款人失信惩戒机制,如将欠款信息纳入人行征信系统、对拖欠贷款的借款人取消优惠政策、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等。同时,贷款损失一般由银行和险企共担,并由地方财政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贷款损失超过一定比例的部分进行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还有金融机构对小贷保证保险的风控措施进行“升级”,如瑞安农商银行与浙商财险新推行该险种,就与之前不同。此前,若发生不良贷款,银行和保险机构按3:7的比例分摊贷款本息损失。新模式下,银行将借款人交纳的保费纳入赔付资金池统一管理,任意一笔小贷保证保险出现风险,银行将从资金池中直接受偿。贷款逾期直接与信用挂钩,一次逾期就会影响后续贷款。
当然,不论银行与险企如何设置风控措施,一个基本宗旨终究不变:那些有真实生产资金需求、有良好信用记录与发展前景、有可靠还款来源的小微企业,才能真正从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