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保险新时代: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沃保整理
2016-04-20 10:17:59
100
2015年的中国保险业,可谓精彩纷呈。保险新“国十条”的颁布极大提升了保险业在国家治理层面及国民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费率改革、税优健康险等政策的落地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保险活力,推升了全民保险保障意识;互联网保险业态的探索也呈现出行业内外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但是,前两项精彩更多是监管部门大力作为的结果,作为中国保险业最重要的主体——寿险企业,面对系列利好新政和移动化浪潮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除了在负债端业务规模和风险保障额度的些许扩大,在改善客户体验方面迈出了一小步,以及在资产端与剧烈波动的中国资本市场共舞了一把之外,寿险企业形象还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积极变化。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寿险企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突出,甚至在基本定位上还没有形成共识。

寿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在强大的销售?这显然是一种误导,任何经营行业都要做好销售。笔者认为,寿险企业要找到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格局,立足寿险业的金融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价值创造的视角,打造出特有的专业优势,这才是唯一可取的正确路径。

从传统风险保障供给角度,保险业的专业在于经验的估计、在于精算,在于基于大数法则的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进步,以及核保、再保险等风控技术的改进,这类风险的可控程度在逐渐提高;从寿险业最具有金融属性的商业养老业务供给看,能够穿越波动难测的利率周期和人的生命周期,通过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客户保险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这才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的核心价值和专业优势所在;再从保险作为金融三支柱之一的社会作用来看,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市场环境呈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资产匹配风险等多风险叠加现象,保险业除了要积极发挥分散风险、经济补偿作用,还应在管控行业风险、助力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方面提供行业特有的正外部性。

因此,狭义的讲,寿险企业在做好风险保障供给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主动型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实现客户效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三种模式

目前,寿险企业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上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被动的负债驱动资产模式。即简单基于负债业务来配置投资标的,该种模式主要问题在于负债与资产缺乏互动,资产被动适应负债,往往出现资产难以匹配负债的情形。第二种是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即先通过投资端寻找资产项目,再要求负债端不断提供时间性较强的现金流供应。该种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同资产收益通道下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超出公司承受能力。第三种是主动型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模式。即通过资产端、负债端的良性互动和主动管理,实现较好匹配。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业务发展需求和金融市场趋势,利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动态平衡,但由于涉及定价、投资、财务、风控等众多环节的协调,该模式对寿险公司整体经营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

第一,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机制是保障客户资产长期安全及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人身保险中大部分险种带有储蓄和远期兑付性质,如,寿险核心业务之一的商业养老保险,要保障客户长达20年甚至30年直至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品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保险作为长期财富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保险资金的这种长期负债特性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做好久期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这既是寿险企业运营的核心价值,也是寿险企业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相比,在资金长期安全及保值增值上的独特优势。但是,囿于过去粗放式的保险经营模式,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一方面,传统被动的负债驱动资产模式使得资产和负债管理单向化、严重错配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兴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也让公司在利率下行过程中开始承受可能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随着寿险公司可投资额度迅速增加,粗放式资产负债匹配方式转向主动、动态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第二、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机制是寿险公司能穿越经济周期的必要保证。

对寿险公司而言,较长期的负债期限对应的是较长期资金运用周期,其中必然穿越多个经济周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带来了市场各类资产的周期性变动,这种波动对寿险公司的资产价值会带来较大冲击,影响偿付能力。因此,将投资周期拉长,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来看,就需要主动的顺周期管理资产类别和配置比重,以更好的穿越经济周期。

对寿险公司资产配置来说,利率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而利率是顺周期波动的,这就需要在不同的利率趋势下采取不同的久期策略,通过对所处利率周期的判断来选择最合适的负债品种和投资品种,以更好地利用并穿越利率周期。如果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简单配置策略,一方面,目前国内市场缺乏较长期限的资产,合意资产更是难以寻找,能够获取的资产往往难以匹配负债;另一方面,简单长期持有将使资产价值遭遇较大波动,同时也不能有效把握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机会。

第三、保险新政推动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成为寿险公司最重要的价值管理工具。

2013年以来,在“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下,投资新政、费率新政的次第出炉推动保险公司逐步解放了资产端和负债端,改变了以往保险公司更多围绕销售端做大规模赚取利润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大大激发了保险公司经营活力,提高了资产收益率,为保险公司改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状况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但是,当前利率持续下行加剧了寿险公司资产端投资收益的压力,而负债端费率全面市场化在早期阶段可能导致负债成本不降反升,利差收窄甚至倒挂的可能都是存在的。同时,未来一个时期国内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带来投资风险尤其是高收益投资风险加剧,要求寿险公司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式资产负债管理的局面。偿二代正式实施也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对风险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采用了市场导向的资产负债评估,不同保险公司个体间的轮廓差异将更加明显,主动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模式将助力公司价值提升。

交银康联的主动管理实践

交银康联自成立起即采取主动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取得积极成果。通过建立有效的资产负债协同机制,实现负债业务和资产管理的双轮驱动。公司成立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委员会,并由财务、精算、投资、风险管理等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小组,通过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防范风险,维护公司财务稳健,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寿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既不能不顾资产端的风险限额简单做大规模倒逼资产端,也不能仅根据资本市场和资产项目状况,要求负债端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现金流,而是要相对审慎、动态地将资产端和负债端进行匹配。在配置模式上,根据业务发展匹配资产运作,同时也使资产配置提前介入产品定价和开发。在不同的利率周期下,采取阶段性资产配置策略,形成资产和负债久期的动态匹配。

从交银康联有限的经验来看,做好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框架和体系,建立主动、动态匹配机制。完善上下联动的决策体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科学的组织体系是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二是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坚持审慎的产品定价策略和稳健的投资策略;强化获取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收益、追求稳定收益而不是高收益的投资理念。理顺长期稳定收益和短期差价收益的关系,坚持长期稳定收益是基本,而短期差价收益是补充的投资理念。三是开展流动性管理和动态财务分析。通过期限缺口分析,了解资金来源和投向的集中度、分散度,通过对公司未来生存环境和运营结果进行模拟,为公司提供风险控制和战略决策依据。四是实施更加多元和分散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通过有效的多市场、多品种资产组合,减轻单一市场、区域或品种的波动影响,在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选择最有效的资产,获取更高投资收益。

随着保险公司规模增大,跨国经营和跨行业经营比例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根据公司的成本承受能力,明确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约束和要达成的管理目标,有意识地进行主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寿险公司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主动、系统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框架和机制将保障寿险公司更好地应对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提升行业形象,并形成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