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美股盘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纽交所交易员表示,“安邦到底是什么公司?”
仅半个月后,当安邦把收购喜达屋的报价,提升到现金方式每股作价82.75美元时,美国人对这项总报价被提高到140亿美元的并购案的中国主角已经不再陌生。
喜达屋周一表示,在3月26日收到包括美国私募基金J.C.Flowers & Co和中国的春华资本在内的安邦财团的提价收购要约,并认为基于新的价格方案,将极有可能优于此前万豪国际的方案。虽然目前喜达屋的董事会仍向股东推荐万豪国际的并购计划,但是该公司已把本应在3月28日举行的投票大会推迟到4月8日。
同样推迟投票的还有万豪国际。虽然万豪国际周一拒绝就是否会继续提价做出评论,但是此前,万豪国际的国际事务部副主席Thomas Marder(托马斯·马德)一再表示,此前万豪提出的并购方案修正版对于两家公司的发展都是最佳路线。
在3月28日发布的新闻稿中,万豪国际质疑了由安邦保险领衔的财团能否真实兑现所提出的并购方案,“喜达屋的股东们必须做出谨慎考虑,尤其要关注这个财团的财务能力和审批所需要的时间”。去年年末上一轮竞标时,就有传言说,几个中国买家因为筹资困难,以及中国国内的审批障碍,而错过最佳时机。
加上喜达屋和万豪的4.5亿美元的“分手费”,安邦的方案价值至少145亿美元。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不理智的叫价”,美国地产业咨询公司Green Street Advisors高级分析师Lukas Hartwich(卢卡斯·哈维奇)表示,“去年喜达屋刚开始寻找买家的时候,市场普遍叫价在80美元每股到100美元每股之间”。
但在刚刚结束的博鳌论坛上,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表示,安邦保险全球发展态势良好,所有投资项目均已实现盈利,安邦资产规模也在随之增长。“资产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全球寿险保费的增长,有着资产配置卓越能力的安邦,有着强劲的境内外投资后劲。”
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样看待这场交易:安邦保险的最新报价是以喜达屋营业收入的13.5倍进行作价,而黑石集团2007年买走希尔顿时,给希尔顿的作价是营收的15倍。
万豪国际CEO Arne Sorenson(阿尼·苏洛逊)上周作为企业家代表随美国总统奥巴马赴古巴进行了历史性访问。而在古巴期间,Arne被财经媒体对于竞价喜达屋的追问却占据了最多的媒体篇幅。
“只能说,去年我们以122亿美元签下喜达屋,是个便宜得令人无法置信的交易”,Arne说。
横刀夺爱争相提价为哪般
在2016年冬季达沃斯会议间隙,万豪国际CEO Arne曾表示,万豪收购喜达屋后,将打造全球第一的酒店集团,管理的酒店房间数量也将超过100万间。
“在酒店业,越大往往意味着更强”, Lukas Hartwich表示。
而规模正是万豪在这场收购案中的关键。
此前美股市场认为,万豪真正的筹码在于它的89年的历史和丰富的酒店运营经验。如果万豪和喜达屋合并,新集团将拥有30个品牌,5500家酒店,并成为全球第一个客房数破百万的酒店集团。Arne曾表示和万豪的结合,对喜达屋品牌的发展,有和其它交易方不能比拟的积极的作用。
然而,看似酒店业门外汉的安邦,为喜达屋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也并不逊色。通过对华尔道夫酒店和美国奢侈酒店管理公司Strategic的收购,安邦旗下已有数家明星级酒店业公司。中国公司在美置产后并不指手画脚,多数仍尊重收购公司的原运营团队和当地的商业规则。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公关团队的Liz Weeden(丽姿·薇顿)表示,华尔道夫在被安邦收购之后的99年,将仍由希尔顿酒店集团运营。
华尔道夫和Strategic都是安邦从黑石接手。此次安邦亦雇佣了华尔街交易王(Deal maker)Paul Taubman(保尔·陶布曼)领衔的投行PJT Partners作为交易顾问。现在,保尔的PJT和安邦的华尔道夫在纽约中城黄金地段的公园大道上两两相望。而PJT在去年已和黑石旗下的顾问业务部门合并后成功上市。
黑石经手了多宗酒店业经典案例。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将希尔顿私有化之后,黑石用高超运作手法,将希尔顿打造成为全球领先酒店品牌并在2013年成功上市。2015年黑石首次将持有的希尔顿的股份降低到50%以下。“并不排除安邦会继续从黑手手中接过希尔顿的可能性”,一位欧洲投行的市场人士对表示。希尔顿如果和喜达屋联手,将成为酒店业真正的航空母舰。
安邦资产规模扩张迅猛
频频出手海外的安邦保险,在受到市场注目同时,亦引来一些争议。
此前一周,安邦与万豪竞逐喜达屋激战正酣时,财新传媒称,根据2012年10月保监会颁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按照其中规定“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安邦保险上年末总资产必须要超过1.14万亿元,否则将越过监管规定比例。
安邦内部知情人士表示,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目前已经超过1.9万亿元,因此在境外投资余额上,尚有更多的“资金弹药”可用。这位知情人士称,安邦保险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全球寿险保费的增长。在安邦海外收购项目中,已完成交割的项目占总资产1.3%;已经交易但未交割的项目占总资产1.5%。
争议的焦点还在于,在安邦的海外投资中,“总资产”究竟指的是集团总资产,还是集团旗下保险业务的总资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应该以集团总资产来计算。几位保险行业分析师亦持同种看法。
此外,安邦内部知情人士亦透露,根据安邦人寿最新一期的发债公告,这家安邦保险旗下寿险子公司,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一万亿元。
不过,根据安邦人寿2015年12月22日披露,其15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安邦人寿总资产已达8256.74亿元。而在2014年底,安邦人寿资产规模仅为1195.29亿元。九个月的时间,安邦人寿资产规模增速达到590.77%。
这也意味着,安邦最近的两笔巨额海外收购案,随着安邦资产规模的扩张,并未超过监管允许范围。
前述分析师表示,在目前收购喜达屋的132亿美元要约中,并非由安邦独自出资,而是由安邦联合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和美国投资公司J.C. Flowers三方出资。其次,根据喜达屋和万豪国际的表态来看,收购离结束尚早,因此报批至监管处还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他说道。
一位分析师指出,安邦频频出手海外不动产市场,首先是险资全球化配置所需,其次投资酒店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以及较高的固定收益,这在目前利率进入下行通道资产普遍遭遇配置荒之时,显得尤为可贵。
有“中国缘”的美国酒店
牡丹籽油浇比目鱼、长岛片皮鸭、冰烧蜜汁叉烧猪颈肉、太雕黄酒恒温烹调牛仔骨……如果你是一个对中国美食感兴趣的老外,摊开这份囊括中国不同地域菜系的菜单时,你一定跃跃欲试。
坐落在华尔道夫底层,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莱克星顿大道(Lexington)的“中国梦”餐厅于2015年11月开张,它是2014年中国安邦集团在收购华尔道夫酒店之初就已经做出的规划之一。
2014年10月,安邦集团以19.5亿美元的价格,从希尔顿手中接盘久负盛名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事实上,在安邦入主华尔道夫酒店之前,这家颇具历史的酒店就和中国结缘。
华尔道夫酒店大堂上,至今还挂着1897年李鸿章访美时,下榻华尔道夫旧址时的照片。20世纪中,宋美龄,邓小平以及此后的历届中国领导人都以它作为访问纽约时的下榻之处。近些年,随着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提升,很多人在旅行时也选择华尔道夫作为住处。这家酒店几年前就为了满足客人的需求,提供中式早餐,和中文翻译等服务。
2015年9月25日开始,为期三天的联合国大会(下称联大)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峰会在纽约举行。在纽约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榻在已被中国安邦保险集团收购的华尔道夫酒店。
近20亿美金的价格,让安邦收购华尔道夫之初,承担了“华而不实”的质疑。
2014年10月6日的英国《金融时报》算了一笔帐,华尔道夫共1413个客房,安邦的收购价平均每个客房130多万美元,也就是10年每个客房每天356美元。不过,这个计算未区分营业额和利润,并且忽视了美国酒店的入住率等问题。
但是可想而知,安邦收购华尔道夫之后,面临的经营压力不小。
在2015年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也谈到了如何通过华尔道夫获得盈利——改造。“这个酒店共1400多个房间,16.3万平方米的面积,19.5亿美金的投资约合每个平方米73000人民币,与中国北京金融街拍卖地价每平米十万块且40年使用权相比,这个项目获得的是终身产权,每平米只有七万元人民币,我们觉得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在吴小晖的设想中,收购后,安邦将会对华尔道夫酒店的两个塔楼改造成住宅,而且是改造成全球顶尖的住宅,成为文化与地位的象征。
然而,一年半时间过去,安邦对华尔道夫的改造仅限于建设了一家中国餐厅,提供了一些美味的中国菜肴。
华尔道夫酒店的公关团队成员Liz Weeden(丽姿·文顿)表示,虽然安邦集团接手酒店后打算对其进行大的修复工程,但是现在为止,尚没有有决定性意义的修复计划出台。目前华尔道夫全酒店依然正常营业,酒店方面预计在2017年前,不会有大的变化。
而面对安邦可能将酒店修缮一番后,作为高档住宅出售的传言,从一位租住华尔道夫塔楼住宅式公寓的住户处了解到,华尔道夫公寓管理方曾对他们表示,酒店目前没有把公寓出售的打算。
华尔道夫酒店分酒店客房和住宅式公寓两部分,该酒店公寓住户表示,客房和套房是由相同的管理和物业团队管理,公寓住户同样可以享受到24小时的酒店服务。但是作为百年老店,华尔道夫的光辉历史有时也是双刃剑。酒店内的部分陈设过老旧,一些如游泳池之类的设施在这家1893年开始启用的酒店中,也不复存在。
“酒店中,时常有些周期性的修修补补,但是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工程”,该住户说。
外国资本涌入美国酒店业
安邦集团对华尔道夫酒店的收购,曾经引起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高度重视。该机构尤其对其被大陆买家接手后的信息安全隐患方面的排查格外重视。但是安邦最终以19.5亿美元拿下华尔道夫,打破当时中国公司在美并购记录。
今年三月,安邦继续出手以65亿美元的价格从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手中收购酒店集团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中国公司一直在美国置业,地产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收购资产”,前川普集团高级顾问William Procida(威廉·柏喜达)表示。
安邦情有独钟的美国酒店业自身在更新换代。酒店业曾经以地产收入和管理,连锁授权齐头并进。但是地产业涉及开发,销售,管理等大投入长周期的工程,这部分业务在2008年由房地产板块蔓延至整个美国经济的金融危机中,给酒店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酒店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中腹背受敌:在美国,Kayak, Priceline等在线旅游平台通常会砍下高至30%的佣金(根据一项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报告,酒店付给在线旅游平台的佣金由8%到30%不等)。而Airbnb等住房共享平台成为酒店业的劲敌。在2015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年会上,巴菲特就开玩笑说,酒店业提供的服务性价比远不及Airbnb,还建议来参会的4万多股东多选择Airbnb。
面对盈利压力,大型酒店业集团纷纷剥离地产资产。到目前,主要酒店集团均以“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即基本不持有地产而主要靠品牌和酒店管理收入的模式,进行竞争。截至到2016年第一季度,洲际酒店全球管理的4942家酒店中,该集团公司拥有的酒店只有八家。万豪拥有的酒店数量也仅占该公司管理酒店数量的2%。这种轻资产式的运营方式,使酒店巨头的收入来源,缩小到了管理和连锁授权费用上,但是这部分收入稳定而可观,对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遭受巨大打击的行业恢复元气来说,稳定而非激进扩展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酒店业也通过塑造子品牌,迎合不同需求的旅客,来应对新环境。如果说华尔道夫是酒店中的奢侈品,那么喜达屋和希尔顿旗下的多层次酒店品牌,则满足了不同种类的旅行住宿需求。中国买家看中国际酒店品牌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旗下往往有各种层次的酒店。如在今年3月,和安邦竞购喜达屋的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公司旗下有21个品牌,而喜达屋集团旗下拥有9个品牌。
同时,国际酒店业巨头往往在各个国家都占有较大市场。根据酒店业咨询公司JLL的数据,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和国际旅行人数,每年呈双位数增长。“轻资产”的模式使国际酒店通过品牌管理,迅速占领新兴市场。据悉,美国酒店公司在全球拥有过半的酒店房间数。
通过种种方式恢复了元气的美国酒店,逐渐重获投资人的青睐。衡量酒店基本业绩的RevPAR指标(即每间客房给定时段的收入水平)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增长,并已经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一位纽交所交易员表示,酒店版块现在被低估。
于是不仅中国,来自中东和亚洲其它地区的外资资本纷纷涌进美国酒店业版块,想搭上酒店业上涨的这班顺风车。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在2015年上半年,有价值420亿美元的酒店资产易主。
2015年9月联大会议前,白宫曾发布声明称,被中国公司买下后,由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总统奥巴马以及随行人员将结束60年来美国总统下榻华尔道夫的传统,转而住在离其仅两条街的的纽约宫廷酒店(New York Palace)。
但是如果非要按照非本土酒店不住的原则,美国总统的行程安排人员也许会渐入窘境。在奥巴马放弃华尔道夫而选择New York Palace没多久,这家本属于纽约地产投资和管理公司Northwood Investors LLC的酒店就被转手给了韩国第五大集团公司乐天并改名为Lotte New York Palace(乐天纽约皇宫酒店)。
但是美国地产业内人士仿佛并没有“爱国主义式”的担心。在纽约土生土长,长期从事地产业的William Procida表示,“希腊人来,中东人来,日本人来,现在是中国人,不管谁买了这些地,纽约一直生机勃勃,曼哈顿的地产价值一直上涨。”
“中国梦”餐厅里,作为这道招牌菜的最后一道工序,侍者拿着牡丹籽油浇到雪白的比目鱼身上,香气四溢,引得食客一片赞叹。那侍者专业的微笑就像曾经也在同样的地方迎接无数政要贵宾的美国餐厅,中东餐厅和希腊餐厅的侍者一样,体贴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