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永祺眼中,内地在港留学生在香港从事保险业,对于香港保险业的发展有巨大帮助,他们也展现出了前述的优秀素质:“这些留学生既有专业水平,又了解内地的情况,在内地也有人脉,所以这些留学生的平均生产力比香港本地从业人员还高。”
香港的保险市场对于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还能提供哪些可能性?容永祺认为,再保险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他表示,香港的再保险市场有多年的经验,有专业的人士和严格的监管,而在“十三五”期间,将香港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是主要的工作之一,这能够进一步挖掘香港再保险服务支持内地保险业发展的功能。“香港在发展人民币金融市场方面有不少经验,包括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和其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推出等。从这个角度讲,香港配合内地保险业发展分保业务,将内地的人民币保险业务用人民币分保到香港,我觉得是绝对可行的。”
不过,资本跨境流动是一个相对敏感的问题。对于内地发行银行卡在境外购买保险单笔限额不能超过5000美元的管理规定,容永祺认为,这个额度限制可以放开,“如果是趸缴,5000美元的限制没有问题;如果是期缴比如年缴,可以考虑放开到单笔3万至5万美元。”容永祺指出,相比对购买保险的管理,购买名画、古董等艺术品并没有相应的限制,但此类资产的套现能力比保单要更强,购买保单单笔5000美元的限制不太必要。
对于内地与香港两地保险销售行为存在的一些问题,容永祺认为,相比“地下保单”,“回佣”现象更令他担忧。他表示,很多内地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和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或代理公司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通过把佣金回佣给客户来争夺市场。“这会大大破坏保险业的发展,引致不公平的竞争,让整个行业忽视专业服务的重要性,而把竞争的重点都放到价格上,对于专注提高专业水平的保险同业来说,很不公平。”
容永祺1982年开始在香港从事保险行业,至今已有34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来到内地讲课。在他看来,内地保险业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不过他也指出,目前来看内地保险代理人的专业水平仍然不够,需要继续引入专业培训来提升代理人的从业水平。此外,容永祺表示,在香港,保险代理人的一些展业相关的开支,比如见客户的花销以及交通费用等,是可以报销的;而内地的保险代理人,同样的开支是不能报销的。“(这)造成他们的收入不是真正的收入,而需要减去这些花销。如果改进这一部分,能进一步帮助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容永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