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笔海外收购,辐射四个国家,让安邦如“石猴出世”般成为最近一年屡登头条的保险公司。
尽管自身颇为不喜,但“土豪”、“野蛮人”、“有钱任性”这类暗示其风格激进的字眼,还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近期,因为卷入“宝万之争”,安邦又成为备受市场关注的“关键先生”。
似乎保险业的漩涡核心,总是少不了其名字,想低调都很难。
作为“资产驱动负债”的典型,安邦保险的经营模式一直反复受到业界讨论。那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买买买”印象的安邦保险,目前业务结构究竟呈现怎样的特点?这从其保费收入中可见端倪。
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2015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具体来看,安邦旗下拥有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安邦养老、安邦财险四家保险公司,安邦人寿实现保费收入950.53亿元,同比增长53.55%;和谐健康保费收入490.19亿元,增长540.13%;安邦养老2014年保费收入为0,2015年为83.89亿元;安邦财险保费收入52.5亿元,同比仅增2.23%。
据了解,保监会将保险公司分为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两类,人身险公司的规模保费由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组成,财产险公司则只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指没有通过风险测试的万能险和分红险的投资收入部分(多为万能险)。据了解,安邦系公司此类收入占比较高,增速也较快,这在安邦人寿身上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外界所争议的其依靠理财型产品快速获得保费以撬动资产端的经营路径。
事实上,热衷举牌的险企都有类似特点,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华夏人寿等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都超过了原保费收入。
理财型保险撬动资产端
短短几年,从一家二线财险公司变身为拥有保险、银行、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多个金融牌照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安邦保险以惊人的扩张速度令人刮目相看。
一年前,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不足1万亿元,而目前已达到1.65万亿元,超过太平洋保险集团,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然而,和强大的集团实力相比,其保险“老本行”的发展水平则显得不太相称。
从安邦系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来看,2015年,安邦人寿实现规模保费950.53亿元,同比增长53.55%。看上去成绩尚佳,但如果观察其保费结构,可以发现,以传统险为主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45.27亿元,同比仅增长3%,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405.2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49%,如此悬殊的增长差距,体现出安邦人寿通过理财型保险产品获取现金流的特点。
这种状况在安邦养老身上也有所体现,该公司2015年原保费收入仅有23.17万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83.89亿元,几乎都为理财型保险拉动。
相比之下,和谐健康增长较为抢眼,原保费收入为308.06亿元,增幅高达192.6倍;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82.14亿元,同比增长1.4倍。
财产险方面,安邦财险自2011年起保费收入逐年下滑,至2014年依次为71.49亿元、70.64亿元、65亿元、51.35亿元。2015年,安邦财险终于止住下滑态势,保费收入微增2.23%至52.5亿元。
坚持投资路线的举牌大户
2014年10月以来,安邦保险大手笔布局海外,先后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及Lloyd银行、韩国东洋人寿、荷兰VIVAT保险公司、美国信保人寿。在A股市场,其同样是活跃分子,相继举牌同仁堂、金风科技、金融街、大商股份、欧亚集团等上市公司。
不难看出,安邦保险对投资的热衷程度。比起承保利润,丰厚的投资收益,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随着“宝万之争”的打响,市场对险资举牌的关注度达到高峰,而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
去年12月23日,中国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对保险机构披露举牌信息进行了规范。今年1月20日,保监会要求险企不得开发新的3年以内存续期产品,自通知下发日起不得销售1年期以内的产品,给举牌险企戴上“紧箍咒”。
但这或许不会影响安邦保险的举牌热情。去年底,安邦董事长吴小晖在公开场合首次回应险资举牌。他说,“安邦,也有其他的保险公司,投资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后构成举牌,举牌也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险资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助其进一步做大做强。”他同时表示,除了能带来保障,保险资金应该还能带来投资收益。保险资金应该积极投入到股本投资上来。
这意味着,安邦保险的举牌之路仍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