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保险资管人士认为,熔断机制首个交易日便被触发与机制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效果。在保险资管人士眼中,熔断机制对于控制市场背后的高杠杆资金将起到积极作用,对合规经营、稳健经营的保险公司投资业务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而那些借助高杠杆资金进入市场博取收益的激进型险企,将要面临一定风险。
熔断两档设置偏近
对于新年首个交易日熔断机制被触发,某保险资管公司总裁黄立民(化名)分析,这跟熔断机制推出的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可能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效果,比如市场对经济增长压力的判断、股票的估值、注册制的推出以及股市资金的高杠杆等问题。
通过观察昨日熔断机制的触发,黄立民认为,5%、7%两个档位设置得偏近,第一次熔断后容易引发第二次熔断。“第一次熔断后,很多结构化的产品出于降低风险等目的,必须要卖出,有的到了清仓线的可能还要清盘,导致了大量卖盘在短时间内的集中释放,第二次熔断很快就触发。”
从昨日的市场情况看,两次熔断之间的交易时间不足7分钟:两市跌幅达到5%触发第一次熔断、个股暂停交易是在13点13分,15分钟后两市在13点28分交易恢复,13点34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7%,触发全天熔断,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
“可以把第一次熔断触发涨跌幅挡位提前到4%或者3%,第二次放到8%,让各方还有机会进行交易和安排,让卖盘不集中地释放,这将让两次熔断的机制更有价值和意义”,黄立民认为。
利于抑制杠杆资金
综合几位保险资管人士的观点看,包括熔断、涨跌停板在内的限制交易的措施,都容易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当限制交易的措施过多时,还将不同程度地增加市场流动性风险和交易风险,但是,熔断机制对于成熟市场来讲,仍然是必需的,尤其是当下的国内市场。
黄立民称,触发熔断跟熔断机制本身没有关系,但其折射出一个关键问题,即“什么人在持股、什么资金在持股”。
“如果熔断频繁发生、轻易能被触发,就说明背后买股票的钱是有问题的,比如像高杠杆的资金和产品,这些属于高杠杆的资金的存在,加速了熔断的启动,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性”, 黄立民认为,从控制市场背后的高杠杆资金角度来说,熔断机制绝对是好事情。
“熔断只是一张皮,机制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背后的东西太不健康了,所以熔断机制反而利于把杠杆打掉,要把过度杠杆的资金打出市场。”
黄立民同时认为,熔断对合规经营、稳健经营的保险公司投资业务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而那些借助高杠杆资金进入市场博取收益的激进型险企,将要面临一定风险。
“在利率走低、资产荒的背景下,部分保险公司仍在高费用渠道大量推高收益率理财型保险,这不合常理:很难找到那么多高收益资产去匹配,从常识上看,会带来信用风险、匹配风险、流动性风险”,某外资寿险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亦表示。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11月底,在10.85万亿元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15271.44亿元,占比14.07%,占比较去年年初提升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指数熔断机制被触发后,部分保险资管产品的交易时间将受到影响。如太保资产近日就发布了旗下产品交易时间调整的公告,当指数熔断且两市熔断至收盘的,其将对部分产品的交易时间进行调整,调整交易时间的产品主要为,投资范围中包含指数熔断品种的股票型产品、指数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