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心指数不足:须补足商业养老险短板

沃保整理
2015-11-16
100
日前,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友邦中国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多数受访者预期退休时积累的个人财务目标均值为198万元,而目前他们家庭现有流动资产总值平均为132万元,存在较大差距。甚至1/3已退休受访者承认,目前养老储备仅能继续维持10年的退休生活。

养老信心指数能够粗略地反映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程度,人们的养老信心指数也影响到人们即期的消费,因此,养老信心指数不足,显示出养老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以全国范围的基本养老保险来说,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提高覆盖率,覆盖率已经明显大幅提升,只不过,收益偏低使得它不能为人们增加太多的养老信心。而且,商业养老保险还比较薄弱。加上,医改、教改以及住房改革还处于推进之中,不少家庭当期在这些方面的开销仍较大,尤其是房子,因此,他们的可支配储蓄与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相比较之下,当然会大大影响未来的养老信心指数。显然,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投入依然是首当其冲的,而且政府还要通过制度安排的不断推进来解决各种复杂的统筹问题,比如最为突出的异地统筹,为人们提供更便利的养老保障。

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一直发展较慢的原因是多重的,比如我国典型的“养儿防老”思想仍然比较明显,比如一个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通常都是比较大的,不少家庭在这方面付出很大方。这犹如古代社会家族倾囊相助子女考取功名一样,只要子女“学而优则仕”或是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人士,通过社会流通通道进入到精英阶层,那么父辈的养老自然是不成问题。因此,人们普遍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低,当然,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迟疑,也与该行业规范待完善也密切相关,人们宁愿钱存在手中,或是去做一些资本市场的投资,也不太接受现代商业社会的保险理念。

因此,正如业内人士所建议的,保险公司也需要发力,比如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模式,做好长寿管理规划,培育人们的投资养老意识。这些在一个历来缺乏商业保险意识的社会里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却是未来我国养老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需注意的是,当下有一部分老年人在城市与儿孙一起生活,比如为子女带孙辈,这能部分地缓解他们的养老忧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中年人老了之后,未必会再愿意走这条路,他们可能希望能有更多自己的老年生活(比如旅行、购物、在兴趣爱好上花费等),所以养老保障如果跟不上,那么他们的养老信心指数必然是较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