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面临巨变
201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和中国太平这六家A股或H股上市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取得了净利润71.5%的同比增长,且各家公司增长均超过50%,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过,2015年寿险行业 “黑马”现象继续出现,从规模保费市场份额看,行业排名前六的几家上市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下降很快,已将要失去半壁江山。普华永道中国保险业主管合伙人周星表示,在选择可以确认保费收入的保险业务,还是选择快速增规模的投资型业务的岔路口上,六家上市保险公司将更多筹码放在了一侧,“规模保费市场上,六家上市公司市场份额节节下降当然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几家上市公司主动选择的结果。”
“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三项合计业内俗称“规模保费”。具体而言,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在规模保费和原保费两个口径下的表现大相径庭。中国人寿在原保费统计口径下的市场份额虽然持续下降,但下降走势趋缓,而在规模保费口径下看不到下跌减缓迹象;平安寿险在原保费口径下市场份额可以用几乎保持稳定形容,但规模保费口径下出现明显下跌迹象。从其他几家情况看,人保寿险在2014年市场份额下降后2015年出现反弹,但尚未恢复到2013年水准;新华人寿和太保寿险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太平人寿在两个保费口径下市场占有率均上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把2015年规模保费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华夏人寿、建信人寿、阳光保险、生命保险和人保寿险这五家公司,与六家上市寿险公司比较时可以发现,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增长迅速的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几家公司除人保寿险外,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比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增长最快的华夏人寿更是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而行业领先的几家上市寿险公司除平安外,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结果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保户投资款更容易帮助保险公司‘冲规模’的情况一致。”周星表示。
寿险退保率上升上市险企现金流承压
退保率和满期给付的激增给上市险企现金流带来的压力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寿险行业关注。从近四年各家公司的退保率走势来看,退保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但速度不尽相同。上半年,国寿、平安、太保的退保率都控制在4%以内,其中平安寿险的退保率最低,仅为1.3%;而中国太平和新华人寿的退保率分别高达11%和7.2%。
逐年上升的退保率与证券市场表现存在一定关联。“与上证指数走势比较, 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股指低迷并未阻止退保率上升,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股指上涨却伴随了退保率更快的涨幅。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退保率上升有影响,但并非线性。”周星表示。
退保金的增加只是降低现金流的一方面,对于寿险公司而言,满期给付也是导致现金流出的另一重要因素。数据分析显示,平安和太保的保险业务现金流均呈上升态势,但增速低于业务规模的发展。国寿和新华现金流在个别年度趋于下降。
普华永道认为,受退保金以及满期给付增加影响,几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现金流未能保持与保费同步的上升节奏,甚至偶有下降。“目前来看在绝对金额上,寿险业务的现金流入依然给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在长期发展趋势上,如何应对现金流的变化,做好资产负债管理,是公司管理层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
股权投资占比看齐指数走势
201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延续了2014年下半年的牛市行情,上市险企上半年的业绩受到了这轮行情的带动。各公司股权型投资占比均有上升。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与2014年基本稳定,但年化总投资收益率显著增加。
最近几年中国的资本市场波动较为巨大,股权型投资的占比以及股权型投资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14年底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 ,新华人寿和中国人保股权型投资占比增长的斜率已经超过上证指数增长斜率。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各公司股权型投资占比增长与上证指数走势大方向基本一致。
普华永道中国上海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许康玮认为:“2015年上半年的各保险公司抓住了资本市场上涨机会,积极配置股权型投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综合收益。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股权型投资占比最高的公司,综合收益率也最高,说明股权型投资对保险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收益水平影响较大。但这是一把双刃剑,第三季度资本市场快速下行,各家公司是否能够及时调整仓位,最终收益水平孰高孰低,还有待三季报乃至年报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