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连日来,国家大力支持健康险发展可谓动作频频,国家政策密集出台,支持力度可见一斑。这无疑为健康险未来发展提供了先导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健康险仍然处在艰难前行的阶段。
国家政策密集出台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鼓励购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
5月1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与保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迈出了具体实施的第一步。
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议利用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专业知识,发挥其第三方购买者的作用,帮助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和医患矛盾问题。
政策利好 但现实盈利并不理想
无论从健康险未来的发展抑或是现实的情形来看,似乎都与“艰难”不相干。看未来,据测算,“个人税优”导致的新增健康险保费在未来几年将占到2014年健康险保费的50%左右;同时,政策性的健康险还将撬动盈利更佳的其他健康险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缴纳个税人口在3000万左右,中性假设下,50%的人群因为税前抵扣而购买相应健康险产品,则每年全行业新增健康险保费360亿元。现在来看,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1587亿元,同比增长41%,且今年以来单月保费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但现实不容回避,2014年,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仅和谐健康保险公司实现盈利。
这一反差从全球来看,并不鲜见。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此前表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健康险与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密切相关,大多数国家的医疗改革均是困难重重,故健康险首先面临环境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说健康险经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健康险发展困难重重
尽管政府试图通过壮大商业健康险,从而使其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杠杆,但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医疗体系面临的种种弊端,也是健康险发展的掣肘因素,比如过度医疗、冒名就诊、虚假开药等道德风险普遍存在,导致健康保险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一些保险公司尝试通过激励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等途径,如引入成本分担机制,包括引入共付额或共保率、起付线和封顶线等,从而提高医疗需求的价格弹性,降低过度消费医疗保健服务的倾向,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程度。
如此看来,保险公司管理能力的提高与医改进程密不可分。但我国健康保险行业如何发展、健康保险公司能否盈利,显然不能由医改进程牵着鼻子走,保险公司还应当从自身入手,寻找解决之道。以美国为例,以健康风险管理为枢纽的健康产业链已成为其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是整个健康产业中最大的门类,占50%;医院医疗服务占健康产业产值的19%;医疗商品(含药品和药械等)占健康产业产值的14%;长期护理服务占健康产业产值的6%。重视家庭和社区关怀、重视预防保健等健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美国健康产业的主要结构和主流内容。
健康险真正的“风口”
反观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健康产业总体水平较低,风险管理也相应滞后,我国健康产业的主流部分是医院和医药产业,而这两项仅占美国健康产业的33%。
缘何如此?首先,我国依然停留在以疾病产业为主的阶段。实行了几十年的集中化医疗卫生模式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了整个健康产业链的中后端,将治疗作为分配医疗资源的重中之重。其次,百姓健康管理理念严重缺乏。缺乏预防和“治未病”的意识,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染病、伤害、围产期并发症、环境因素、营养不良等传统健康问题的比例正在逐步降低,而各类难“治”的慢性疾病反而已经成了百姓健康的最大威胁。人群普遍健康水平不佳,大量病患及亚健康人群充斥在我们周围,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也由此而来。
或许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使我国健康险只能处在一个“重治病而不预防”的低端层次。显然,健康险并不仅仅是我们常见的、市面上占绝对主流的、带储蓄功能的重疾险,比如,随着健康管理介入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后,会引导客户在理赔之前对自身健康管理提出更高的诉求,帮助客户通过健康管理达到少生病的目的。由于健康保险的专业性,健康险通过健康风险管理沟通上下游的医疗行业,通过“医疗提供者——健康风险管理组织——保险公司”的三方模式来降低被保险人的就医利用率、疾病发生率等来控制赔款,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笔者认为,实现了风险管控的健康保险业,作为健康产业链的支付方,将成为整个健康产业链的“发动机”,充分整合金融保险行业、医疗卫生服务业、护理服务业、药品和医疗设备制造业及其他健康服务机构的资源,发挥其在产业链中串联衔接、中枢纽带的作用,从而辐射影响更多的附属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才是健康险真正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