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30日,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要按照规定标准参加存款保险和缴纳保费,当某金融机构倒闭破产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按规定的标准及时向存款人予以赔付并依法参与或组织清算。也就是说,允许银行破产,但破产后储户的存款还可以要回来,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这个制度有啥用?
在中国,国家一直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担保人,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银行靠谱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金融机构就不存在经营危机,随着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商业机构,银行也可能会出现破产和倒闭的现象,例如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事件。这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利益。一旦发生经营危机,存款保险制度就能最大程度减少储户损失。
同时,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利率是由金融中介在市场竞争中自主确定,极大的活跃了金融市场。
那究竟能赔多少钱?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保险制度是有限度的保护储户的存款损失风险。存款保险对单个储户的赔偿上限50万元,即储户在单个银行的存款,最大赔付额度是50万元,超过这一限额的存款部分,将得不到赔偿。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通行的一个做法是,只对自然人存款承担赔付责任,企业存款不在赔付范畴之内。并且,存保对象是储户的各类存款,但不包括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产品。
覆盖范围如何?
存款保险覆盖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其他经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核准的不予承保的存款等不在存款保险条例覆盖的范围。
资金来自哪儿呢?
(一)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
(二)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
(三)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保费如何定价?
投保机构应当交纳的保费,按照本投保机构的被保险存款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确定的适用费率计算,具体办法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
投保机构应当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被保险存款余额、存款结构情况以及与确定适用费率、核算保费、偿付存款相关的其他必要资料。
投保机构应当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每6个月交纳一次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