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定西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总产量提高到500万吨以上,马铃薯成为该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定西也随之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薯都”。
然而,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给马铃薯种植带来的风险,时刻制约着定西的发展。为化解种植风险、保障农户利益,定西马铃薯保险自2012年起被纳入国家政策性保费补贴范畴,由中华财险定西市中心支公司承办,3年来累计承保马铃薯542万亩,为种植户提供了超过20亿元的风险保障。
3.15元保千斤马铃薯
得知马铃薯保险有了财政补贴,薯农潘世安决定大规模种植马铃薯,于2012年创办了马铃薯产业专业合作社,并在2013年种植马铃薯后立即投保了马铃薯保险。
中华财险甘肃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汪兴荣对本报记者介绍称,甘肃省2012年马铃薯保险保费补贴方案选择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31个县区的马铃薯种植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参保对象,每亩保险金额为350元,保险费率6%,保费补贴比例为中央财政补助40%,省级财政补助25%,县市区财政补助20%,种植户承担15%。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种植业保险将主险责任确定为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和低温冻害,而将病虫害、旱灾作为附加险种,且有不同程度绝对免赔率不同,马铃薯保险将病虫害、旱灾一起纳入主险保障范围(保额一致),涵盖了马铃薯生长期的全部自然风险。与此同时,马铃薯保险取消了绝对免赔设置,使物化成本能够全额获得保障,规定无论任何外来风险导致的收入减少,每亩都至少可获得350元的收入。
“每亩三块一毛五,保你千斤马铃薯”,这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如今已经让当地薯农们耳熟能详。在定西,每户薯农都有《致全省马铃薯种植户的一封信》、手机告知短信和保险凭证;建成农险培训中心和种植保险业务流程展示区、客户服务体验区,新建59个乡镇服务所和两个村(社)“三农”保险服务站,配备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工作手册、宣传手册和公式告知牌,搭建起“纵向到村”的网络架构。
“两降两提高”保障升级
“在原有的政策性马铃薯保险通用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定西"薯都"主产区整体产量较高、投入成本偏大的实际情况,为充分调动农户自愿投保积极性,逐步扩大承保覆盖面,今年,我们在定西安定区、通渭县开始推行试点创新方案。”中华财险定西市中心支公司负责人方汝多向记者透露。
汪兴荣认为,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创新方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两降”、“两提高”。“两降”是指保险费率由6%降至5%,县市区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由20%降至10%;“两提高”是指保额由350元/亩提高至700元/亩,约定产量由1000斤提高至2000斤。
今年,薯农潘世安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00亩,然而9月份的一场黑胫病使得其中600多亩都严重受灾。幸亏潘世安今年投保的是创新方案,年初交了9100多元的保费,却获得26万多元的赔款。这对于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的潘世安而言,是一剂切实保障收入的“定心丸”。
“创新方案更进一步接近了薯农的保险需求。”方汝多直言,根据该公司在定西示范区对60户代表进行的问卷调查,80%的农户同意创新方案,38%的农户要求在保额提高一倍的同时将产量同步提高,价格可以保持在全省统一水平。
事实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要求,“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创新方案中,县市区财政保费补贴比例的降低恰好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同时缓解了贫困地区县级财政紧张、农险业务应收保费金额较大的现状。
以农促商提供“全保障”
然而,政策性马铃薯保险创新方案的下一步推广,对中华财险而言仅仅是阶段性任务,以农促商、提供“一揽子”保险的“全保障”计划,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中华财险甘肃分公司总经理党延嵩表示,该公司未来将以马铃薯产业安全发展为目标,以种植环节为出发点,全方位延伸“一揽子”保险保障。
具体来讲,向前延伸至制种环节,根据制种企业、种植大户需求,借助地区产业办的力量,积极探索马铃薯制种保险方案;向后延伸至收购、仓储、加工、运输环节,探索收购环节的公众安全责任保险保障、仓储环节的仓储保险保障、加工环节的企业财产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保障、运输环节的公路铁路货运保险保障;向外辐射至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各环节人员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人身安全保险保障。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农田地广、地域偏远且分散,基层机构人员等配备有所欠缺,若要实现这个最终目标还需清除不少阻碍。“目前,我们服务网络还没有延伸至农村基层,尚不能满足服务工作的需求。”方汝多称,保险产品、服务能力与薯农的需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不能充分调动薯农的投保积极性,无法做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