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2013年上旬人社部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接连发出《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和《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两文,被业界认为期许多年的年金基金投资渠道放开及年金市场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而养老金产品将成为未来年金计划配置的重要工具。
年金新政出台一年后,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014年二季度)》出炉,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两类趋势。一是养老金产品发展迅速,从去年6月至今已有37只养老金产品正式运作,规模超过280亿元。但累计投资收益率悬殊,从亏损到最高6.63%不等(与运作时间最长只有一年有关)。
二是企业年金的委托人有向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趋势明显。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近7.5万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累计基金规模6714亿元,如不考虑选择多个管理人的情况,粗略计算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金投资规模为865万元,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二季度年是904万元。
泰康资产提供的一组数据亦可佐证。通过养老金产品,泰康资产已实现资金归集管理的中小资金规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100家。而目前已参与其养老金产品投资的客户超过220家,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
从全国企业年金法人受托管理情况来看,保险机构仍挑大梁。
截至今年二季度,实际投资运作的6471亿元基金中,有4011亿元为法人受托。而10家受托人中保险公司占据5席,此外还有银行3家,信托2家。国寿养老、平安养老等5家保险机构共管理着超过2800亿元年金基金,占比超过70%。
从运作的37只养老金产品来看,仍以保险机构为主力。共有太平养老、泰康资产等6家保险机构运作25只产品、工银瑞信、嘉实等6家基金公司运作12只养老金产品。
从累计收益率来看,2013年6月建立的海富通昆仑信托型养老金产品最高,为6.63%,而2013年12月建立的太平养老金溢盛股票型产品收益率为-1.38%。
去年下发的“年金新政”,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等五类投资品种,同时明确了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的相关细则。通过养老金产品的方式,企业年金基金更多的参与了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参与的债权计划包括如石油、电网、交通等在建项目。
“这使得投资管理人的众多中小规模组合,在投资层面能够进行集合,提高运作效率和收益;同时,养老金产品的推出为开放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权做了铺垫。”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龚刚最新撰文称。
这种降低投资门槛、简化运营流程、提升投资收益的产品对中小资金规模企业年金账户有利。企业年金管理总规模已超700亿的泰康资产,其负责人认为,中小规模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运作存在诸多的困难,业绩也难有起色,但通过配置混合型、固定收益型产品,则能够分享养老金产品的规模优势,降低组合的投资成本,提高业绩的稳定性。
例如有中小资金规模年金客户通过配置某公司的混合型养老金产品,实现了超过8%的年化投资收益。
但上述利好同时也对受托人提出更高挑战。一方面受托人可以直接配置养老金产品,推动从受托人-投管人-投资组合的三层结构,向受托人-养老金产品二层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趋势让企业年金投管人两极分化态势也愈发明显,管理规模最大的年金投管人运作的企业年金规模和规模最小的投管人运作的年金规模之间的差距已超过20倍。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年金受托业务部总经理盛晨认为,未来年金市场,受托人将在战略资产配置、投资监督和产品研究评价三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受托人的“看门人”角色将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