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投资,成本价转让,上海国资似乎在“不计回报”退出非主营业务。
5月29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官网上,大众保险剩余股权还在售让中,新的上海金融标的产权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转让标的是已经盈利的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下称安信农保),作为该公司前两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各将其持有的17.62%和16.72%共计逾1.71亿股作价2.24亿元公开转让。
在上述股权挂牌一周后,6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意向接盘方渐渐浮出水面,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挂牌条件中对于受让方的苛刻要求,中国太保极有可能成为安信农保的控股股东。虽然本报记者就此传闻向太保集团内部求证,截至本文发稿,并未得到相关回复。
不过,纵观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布的价格,安信农保34.34%的股权只以2.24亿元出售,其每股价格只合1.305元,同时参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安信农保的经营数据,总资产16.12亿元,净资产6.32亿元,5亿总股本,每股净资产值1.263元,两家大股东在投资安信农保10年后的转让价格几乎相当于成本价。
谁的便宜买卖?
从大众保险到上海农商行,及现在的安信农保,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国资正在全面退出这些非上市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即使今年年初市场传出上海国际集团有意从中信信托“手中”接过中德安联一半股权,再控股一家寿险公司,也在声势浩大的上海国资改革大背景下宣告流产。
不得不提的是,安信农保的股权,或许将成为上海国资出售价最低的非上市金融股权。6月5日,记者查阅发现,即使之前一直亏损的大众保险,上海国资将绝大部分股权卖给美国史带公司,依然能获得30%的投资收益;但是对于安信农保,它去年已经扭亏为盈,2013年实现盈利3600多万元,今年1-4月录得净利近3000万元,全年盈利翻倍增长几无悬念,然而上海国资挂牌价与投资成本毫厘之间的价差,无疑会让接盘方捡到“大漏”。买下安信农保的股权,好处还不止价格上的优惠。
根据上海联交所挂出的安信农保重要信息披露项中,记者还发现,安信农保几处置业以及一些股权,甚至还有每年的政府补贴都未计算在成本价之中,如其拥有的上海牡丹江路1323号的房地产权证户名为“宝山区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新川路835号房地产目前无房地产权证,现主要作为其下属上海浦东支公司经营场所,其中1楼西侧180平米已出租给小太阳茶室做茶室经营使用。上述两处房地产系公司2004年成立之初,由上海农险风险基金会转入,至今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等变更手续。
此外,安信农保还是上海银行法人股长期投资者,上海银行股权证书上所载明的股东名称为“农业保险风险基金会”,系公司2004年成立之初,由上海农险风险基金会转入,至今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等变更手续。
同时,安信农保除经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保险外,还经营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及其他涉及农村、农民的财产保险及以上业务的再保险等。上海市政府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保险的保户每年均有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
尽管作为资产评估方的上海东洲资产评估公司出具了“本次评估适当考虑了上述产权瑕疵对估值的影响”的意见,然而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些看似有瑕疵的置业、股权、政策优惠如果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纳入囊中,无疑更能增加项目标的的投资价值。
“这些项目看起来不大,但是如果新的买家能够顺利到手的话,尤其是对于上海银行的股权投资,潜在收益不少。不过令外界疑惑的是,上海国资为什么要以这么低的价格转让安信农保的股权,其实对于保险业来说,中国的农业险市场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政策扶持空间和市场空间都无限巨大,会不会这样的放手,再过几年,可能会让老股东后悔。”6月6日,上海保险业一位资深人士指出。
太保“胜算”最大
在上海联交所的公开信息中,对于受让安信农保股权的机构,上海国资明确提出了多条限制措施,如意向受让方应是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合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单一境内企业法人;须在全国超过10个省级地区具有农险经营资格且2013年度农险业务规模超过5亿元;最近3年连续盈利;不接受委托(含隐名委托)、信托、联合方式举牌受让等多个要求。
如果按照上述的要求,虽然已经将此前有相关媒体猜测的中华联合产险排除掉,但人保、平安、国寿、太保四大保险集团的农险业务都已经覆盖全国10个以上省市,而且4家公司又都是上市险企,拿出2个多亿的资金去并购一家地方性的农险公司,都是“洒洒水”的事情。
“虽然外界都在猜测安信农保的股权非太保莫属,然在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能保证哪家保险机构能够如愿获得安信农保的三成股权,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也说不定。上海国资明确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同样有农业险业务的保险机构,而且需要连续3年盈利,注册资本在20亿元以上等等,都把上海国资的意向转让范围作了极大的缩小,只能说太保是最有可能接手安信农保股权的险企。但同样也不能排除平安、国寿这两家险企。”6月5日,上海一位长期从事产权交易业务的资深人士张斌(化名)对记者表示。
在张斌看来,太保最有利的条件一是在于地缘优势、二是在于亲缘优势。太保总部在上海,经营者也都是本土人,文化相近、经营理念也相近;更重要的是,太保虽然已是上市公司,但它依然是上海本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它与上海国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才使上海国资愿意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转让。
“表面上看到的是范围集中在保险公司,更深处还能看到上海国资对于外地保险公司也设置了条件,比如上海国资提道,在企业受让股权后,不能改变标的企业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性质,并确保标的公司继续符合服务上海农业发展的要求,未来在上海地区农业保险深度不低于2013年水平。这就意味着受让方在获得控股权以后,必须确保安信农保经营业务和管理层团队的稳定。如果参照过往的经验,中国太保取得了长江养老的多数股权,也在无需申请的情况下获得了养老险资格牌照,而且长江养老这些年一直秉持独立经营的风格,太保并不具体参与长江养老的经营决策,甚至在高管任命上,太保都不插手。”6月6日,上海国资系统一位匿名人士对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还指出,上海国资在之前已经有吃过“亏”的买卖,比如之前上海国资旗下的一家家化企业,在完成国有资本退出时被一家大型综合金融集团收购,当时双方的合作都相当完满,外界也是一致看好这家家化企业在更换股东之后,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然而事实上,仅仅在一年多之后,这家家化企业就陷入长达两年的管理层和大股东内耗中,最后原董事长、总经理双双被迫离职。这家企业应该是上海国资中质量最好的业务之一,谁能料到在国资退出后竟然面临这样的局面,而上海国资此时也“有心无力”,眼睁睁地看着这家家化企业的功臣纷纷出走痛心不已。
或许这次上海国资之所以以低价出售安信农保换取可靠的“新股东”,是为避免曾经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