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疑有误导销售 买银行理财产品变保险

沃保整理
2013-03-15
100
【编者按】近日,北京网友金女士反映到,她的父母在去工行存钱时,工作人员介绍说有“比银行存钱利息划算的理财产品”,金女士的父母稀里糊涂地听信了工作人员的忽悠,买了一款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随着3·15即将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吐槽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猫腻”。金女士反映,她的父母在去工行存钱时,被忽悠买一款所谓

  【编者按】近日,北京网友金女士反映到,她的父母在去工行存钱时,工作人员介绍说有“比银行存钱利息划算的理财产品”,金女士的父母稀里糊涂地听信了工作人员的忽悠,买了一款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随着3·15即将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吐槽银行理财产品中的“猫腻”。金女士反映,她的父母在去工行存钱时,被忽悠买一款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而后金女士在家里急需用钱时问父母才知道,当初老两口存钱被忽悠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一份太平人寿保险保险产品,而非银行理财产品。

  金女士在联系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后得到的答复是:如果要取钱出来,不仅不给分红,还要扣掉本金的一部分用于缴纳保险费。如果为了避免扣本金就要一直存着,而给的分红比死期存款低很多,完全跟银行当初承诺的不是一回事,这让金女士一家十分气愤。虽然最后在多次讨要下,银行最终同意予以协商解决,但金女士仍然认为银行方面存在过失。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我们不禁要问:在银行内推销保险的到底是什么人?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保险推销员?银行为何误导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这种误导销售所造成的后果银行是否该承担责任?

  当下人们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却有银行借着消费者的信任“暗度陈仓”,使得消费者在身份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屡遭银行“暗算”。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应将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放在首位,并建立透明、科学的理财业务管理制度。”

  投资提醒:

  如何避免“被购买”保险产品?

  1、确定销售人员是否有合法证件

  大部分市民对银行的信赖感很强,以为在银行柜台购买到的就一定是银行推出的产品,其实不然,银行可以依照规定代理保险公司的产品。据保险业内人士说到,如果销售人员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强调很高的收益,最后才说顺便送一个保险,这样的做法可能就是在销售保险产品。

  2、对强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保持警惕

  本想去银行存款却“被忽悠”而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消费者,基本都是被销售人员重点推荐的“比定存收益高”的话语所吸引。

  有的销售人员会直言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是保险产品,但只侧重讲理财收益。广东保监局提醒消费者注意,保险销售人员不得使用“存取”、“本金”、“积攒”、“利息”等用语,不得夸大保险合同的利益,不得预测不确定的收益;保险销售人员还应对合同条款尤其是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犹豫期、缴费年限、收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退保损失等内容作出明确说明。

  3、仔细查看合同条款

  有的消费者以为自己办理的是存款,领回相关资料回家后,隔了一段时间才发觉,除了存折,还有保险合同,而此时再想退保,已经过了犹豫期。消费者万一遭遇“被购买”保险产品,在场办理完后,最好仔细查看到手的资料,尽早发现的话,可以在犹豫期内撤销合同。

  相关链接

    男子遇工伤意外获补助1万多 公司拒绝担责

    未按时派发红利 消费者质疑其“霸王条款”

    中途退保损失4万多 若不退无钱再续保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