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市场优势明显 中小险企不能走老路

沃保整理
2013-02-18
100
【编者按】如果能够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放开手脚,提供空间”,理顺市场上的各种关系,保险业出现一个中速增长阶段,完全是有可能的。 刚刚过去的2012年,保险业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同比仅增长8%,与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相比,反差明显。其中,62家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为5529.9亿元,同比增长15.2%,虽然情况相对较好,但与2011年18.7%的增

    【编者按】如果能够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放开手脚,提供空间”,理顺市场上的各种关系,保险业出现一个中速增长阶段,完全是有可能的。

    刚刚过去的2012年,保险业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55万亿元,同比仅增长8%,与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相比,反差明显。其中,62家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为5529.9亿元,同比增长15.2%,虽然情况相对较好,但与2011年18.7%的增速相比,已经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68家人身险公司(含国寿存续)保费收入为9957.9亿元,同比仅增长4.1%。如果不考虑健康险意外险高速增长因素,仅就寿险业务而言,去年的保费收入只有8908.1亿元,同比增长只有2.4%,虽然较2011年呈回升态势,但增速依然疲软。

    大公司市场优势仍然明显

    2012年,保险市场又迎来了10张新“面孔”,其中人身险公司增加了7家,财产险公司增加了3家。“这几年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但从市场集中度来看,除了人身险市场有所变化以外,财产险市场基本上是大公司稳中有升,中小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的格局。”某业内人士说。

    数据显示,2008年-2012年,人身险公司由56家增加到了68家,财产险公司由47家增加到了62家。与此同时,人身险市场排名前5位公司的市场份额由78.5%降到了近71%,排名前3位公司的市场份额则由63%下降到了55%。而财产险市场排名前5位公司的市场份额由75.5%微降到了74%,排名前3位公司的市场份额则由64%微升到了65%。

    朱俊生认为,2008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财产险市场的规范力度,市场恶性竞争受到遏制,大公司凭借网络、人才、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快速发展电(网)销和交叉销售业务,在新的主体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以银保业务占主导的人身险市场,对渠道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中小公司还能有一定的机会。

    有业内人士则表示,在整个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对于大部分中小公司来说,只能想办法在剩下的30%的市场份额中争得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去年13家出现负增长的人身险公司中,有10家是中小公司,而出现负增长的10家财产险公司,全部都是中小公司。

    与此同时,中小公司普遍存在人才不足、管控能力较弱等问题,经营成本往往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盈利能力也根本无法与大公司相提并论。今年1月19日,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在第五届金融家年会上透露,2012年人保财险在赔款准备金高于行业的情况下,承保利润“50%可能打不住,占到行业的55%以上,甚至可能更高”,远远高于其35%的市场份额。

    “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占绝对优势,这就在保险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强者恒强的格局。”上述业内人士说。

    中小公司亮点频频

    尽管如此,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些中小公司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人身险公司中,“银行系”堪称最为亮眼,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交银康联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358%、196.9%、3%和54.8%。而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中邮人寿,在2011年已挤进市场前10名,去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1%,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百年人寿、天安人寿、安邦人寿、中融人寿、利安人寿和中美联泰、汇丰人寿、瑞泰人寿等中外资公司,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而3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与和谐健康也表现不俗。

    在财产险公司中,“地方实力派”堪称最为亮眼,紫金财产、阳光农险、国元农险、锦泰财险、泰山财险、众诚保险、中煤财产和长江财产等,均实现了30%以上的高增长。此外,太平财险、英大财险、中银保险、信达财险、华农保险和利宝保险、中航安盟、安联财险、国泰财产、富邦财险、信利保险、劳合社等中外资公司,均实现了30%以的高增长。

    实际上,一些中小公司去年的高速增长,既建立在以往基数较低的基础上,更与其强力扩大保费规模有关。但朱俊生认为,这种状况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随着中国经济中长期进入中速发展阶段,未来低速增长很可能会成为保险业的一个常态,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应当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变化,在业绩考核上遵循市场规律,在发展战略上把更多眼光投向能力建设上,盲目的高增长只会带来更多潜在的风险隐患。

    “前些年一些风险在高速增长下被掩盖了,现在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这是很深刻的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讲,需要有市场退出机制的约束。”朱俊生说。

    未来市场空间足够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认为,在保险业有可能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的趋势下,应当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保险业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迅速扩张。而且从中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和密度来看,对所有保险公司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仍然足够大,关键在于加快销售渠道、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保险业要改变结构问题,别无选择,只能创新。没有创新的产品,中小公司就要拿出创新的服务。”民安财险董事长王新利说。

    据统计,2012年保险业包括电销、网销在内的新渠道保费收入有望超过800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网销或许会成为保险业最大销售渠道,各家公司不论大小,都应积极探索。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有可能成为其实现迅速赶超的重大机遇。

    2012年,保险公司成立专属销售公司成为一股潮流。从已经获批的10几家专属销售公司的股东名单中不难看出,财产险公司比人身险公司更积极,中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活跃。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表示,中小公司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较弱,另辟蹊径求发展,专属保险销售公司不失为一个发展突破口,而且中小公司包袱较轻,在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上较为灵活,有利于改革创新。

    王新利认为,对于大中小公司,一定不能有统一的监管政策。发展越遇到困境,越要鼓励创新,应当按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为目标,探索一条合乎市场规律的保险市场监管制度,推进保险市场长期非均衡问题的有效解决。

    实际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试图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今年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明确表示,要针对中小保险公司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像投资新政等等,对中小公司无疑是有利的。”朱俊生认为,如果能够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放开手脚,提供空间”,理顺市场上的各种关系,保险业出现一个中速增长阶段,完全是有可能的。

    相关链接

    开门红战役提前打响 中小险企逆势强推万能险

    万能险投连险收益下降 中小险企推个性化产品抢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