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高省30%
【编者按】夏天的伦敦奥运会上,刘翔摔伤、羽毛球选手汪鑫摔伤左膝……运动员伤病之情历历在目。从达信(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日前举办的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目前针对运动员实施的保险制度补偿标准较低,而商业保险公司对于体育保险的参与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呼吁加快推动商业保险加入体育界。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主任周旺成介绍,上世纪,曾经尝试过对运动员伤害进行商业保险,但存在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效率低、条款设计不合理致理赔难等问题,运动员投保积极性不高。因此尝试了两年,商业保险就完全退出了运动员保险领域。目前,针对运动员伤害的救济手段,所采用的是运动员互助保险模式。所有运动员及其所属单位出资,汇集到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同时还接收一部分政府注入资金,成立运动员互助伤残保险,总的基金规模是400亿左右。
达信(中国)保险经纪助理副总裁杨威指出,体育及运动伤害保险在国内鲜有保险公司涉足,还没有保险公司对运动员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承保。国内保险公司险资涉及到的是体育赛事人身意外险、体育设施等财产的承保,没有对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方案。商业保险机构应加快介入体育保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