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暗访:监管高压令银行网点谈"保"色变

沃保整理
2012-06-14
100
在2010年10月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银保销售管理的通知后,之前的银保误导、夸高收益频出的销售狂潮已经被极大的降温。而在保监会和银监会对于银保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销售误导等问题进行了一波紧随一波的整治和各媒体一轮又一轮的曝光后,目前各银保销售网点对于银保销售态度相当“暧昧”:一方面对于有银保产品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相当热情,另外一方面在敏感问题又往往闭口不谈。从这种矛盾的业态

  在2010年10月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银保销售管理的通知后,之前的银保误导、夸高收益频出的销售狂潮已经被极大的降温。而在保监会和银监会对于银保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销售误导等问题进行了一波紧随一波的整治和各媒体一轮又一轮的曝光后,目前各银保销售网点对于银保销售态度相当“暧昧”:一方面对于有银保产品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相当热情,另外一方面在敏感问题又往往闭口不谈。从这种矛盾的业态可见银保整治对银保产品销售的影响之大。

  追求“安全”收益 敏感问题三缄其口

  近日,笔者以马甸桥为圆心,有针对性的对两家商业银行分布在附近的6个银行销售网点进行了现场调查,其中包括四家支行和两家分行,另外还走访了两家邮政储蓄银行。由于附近人流量较大,因而在整治之前,这些网点银保销售较为旺盛。然而现在记者发现在这些业务量较为繁忙的网点内,银保产品并不受追捧。多数网点对于银保产品并未过多推荐,在未表达意向前,各网点一般都倾向于推介包括短期国债、基金或者短期贷款等银行主推的理财产品。

  在某银行网点,在笔者主动提出有银保产品的购买意向时,银行工作人员才进行相关产品的推介,但随即便开始告诉笔者不如购买另一款基金型的理财产品,并声称更划算,收益更好。虽然工作人员并未刻意打压银保产品,但还是可以看出,之前作为保险公司保单销售的重要来源——银保产品的销售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在走访的银保销售网点中,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银行工作人员,而且每个银行销售网点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了保险代理人资格信息的公示,一般在银行门口的公告板上,便会贴有“银保产品购买有风险”等字样,而旁边便张贴有银行内具有保险代理人资格的详细信息情况,供顾客查询和认证。同时,多数的银行销售人员也均提醒记者,风险较小的银保产品确实有固定的收益,但需要持单满期,如果中间退保,被保人将承受不确定的折现损失。

  而在关于有无保险公司人员驻点销售等敏感问题上,多数的银保销售网点的工作人员或是态度略显暧昧或是避而不谈。在海淀区的某邮储网点内,当笔者询问有关银保的缴费方式时,该工作人员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索然,只是给笔者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代理的银保产品的基本情况。进一步问及该产品收益如何、有何风险时,该工作人员开始警觉起来,并对此闭口不谈,只是重复地介绍宣传册上的内容。而在海淀区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网点内,理财经理则表现得更加暧昧。在笔者刚表达了想要了解一下银保产品的意向后,该理财工作人员表现得极为热情,并表示自己如果讲得不太清楚,可以为笔者找一位保险公司“懂行”的工作人员亲自介绍。但当笔者表示同意,并想要更详细了解该产品情况时,此经理却突然改口,称只能自己给顾客介绍产品,有不明白的再向上一级领导请示。当笔者再一次询问是否有更为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介绍时,该工作人员却选择了避而不谈,而是叫来了大堂经理为笔者做进一步的讲解。然而在笔者问到几款银保产品之间相互比较的优劣性,以及万能险如何结算利率时,该大堂经理却表示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含糊地表示这几款银保产品差不多都一样。

  银行职员对银保产品的知之不详,和保险公司之间合作关系的欲盖弥彰,不禁让人疑问重重,处在监管重压和媒体监督下的银保销售热情消退后,消费者对于专业银保知情权的需求又该如何来满足?目前来看,银行自己的销售人员对于银保产品销售热度大减,以及对银保产品推介的勉力而为之,都让银保渠道的发展前景更加朦胧。

  银行掌控选择权

  倒逼银保产品重收益

  在走访的数家银保销售网点中,基本上都遵循了保监会的关于每个网点原则上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展开合作。然而,选择哪三家公司的产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走访的银保销售网点中,除了“嫡系”的产品外,太保、新华的银保产品似乎受到了最大的追捧。

展开阅读全文
0
免费获取优质保险方案,
同样保障,
每年最高省30%
全站导航
推荐 保险头条 保险问答 计划书 险种测评 金融 保险产品 关于沃保
买保险
保险问吧 业界要闻
卖保险
保险资讯
沃保专区
金融知识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