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袁世珍很纠结,她怎么都想不明白,三年前,自己到银行存钱,工作人员给她一本存折一张保险单,并告知她三年后可以取款。但是三年后的现在,她拿着保单和存折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取不出来,银行告诉她保险期限为10年。
袁世珍清晰地记得存钱的日子,2008年6月21日。是一位叫向东仁的工作人员为她办理。
那天一大早,她用布包好自己辛苦攒下的4.5万元钱,去自家附近的某银行沙坪坝一网点,打算存一个定期,因为她一贯认为,“定期的利息比活期高一点。”
当时存款利率执行着2007年12月21日最新利率,活期存款利率是0.72,三年定期存款利率是5.4.
算下来,袁世珍的45000元钱,存活期每年能拿到324元钱,存三年定期的话会有2430元。
这和普通存款不同,不仅能拿利息,还能拿分红。“当时我刚站在柜台前排队,一个工作人员就迎上来,她显得很热情,先问我存钱的情况,然后告诉我可以买一份保险,她说这个业务高利率、高分红,比存定期要划算得多”。
工作人员叫向仁东,她给袁世珍介绍的这个保险,是一款“两全保险”。
袁世珍对银行产品丝毫不了解,她告诉向东仁:只想存一个三年的定期。
“当时她一口答应下来,说这个没问题,即便是办理这个业务,三年以后也可以把钱取出来,她当时说3年取也可以,5年10年后取钱也可以,她还说这个业务和普通存款不同,不仅能拿利息,还能拿分红。”
袁世珍本来有些半信半疑,“但我想到这是在银行大厅里面,又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这个业务同样需要在银行开户办存折,我就相信了。”
随后,袁世珍就用这笔钱办理了这个业务,“她告诉我保险期限为10年,3年后就能取出来,每年缴15000块的保费,每10000块钱每年有600元分红,我一想3年后就可以取出来,又有利息又有分红,比存定期的收益要高一点。”
分红是有但要想拿得等10年
3年过去了,袁世珍之前因为家里的事情,向朋友借了两万元钱,承诺自己的定期存款一到期,就会取出来还。
6月27日,她带着存折和保单来到银行,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想把4.5万元钱连本带息取出来。
工作人员的答复超出她的意料之外,这笔业务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银保理财业务没错,保险期限10年没错,每年会有几百元的分红也不错,但是,如果要连本金同分红和利息一并取出来,必须要等到满10年。
也就是说,袁世珍2008年存的这笔钱,要到2018年才能取出。
这同当初办理时候的说法不一样,袁世珍有些“蒙”。
袁世珍想到要找当初给她办理的工作人员向东仁,被告知两年前已经辞职离开,留下的手机号码,也无法拨通。
袁世珍觉得被“忽悠”了。
就在袁世珍准备找到银行工作人员理论时,被告知,要去该保险公司找有关人员处理此事。袁世珍到了那里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被忽悠的人”。
“还有十几个人也在那里闹,都是去存钱,但是被‘忽悠’买了保险,现在急用钱了结果发现钱取不出来!”
提前取钱,利息一分没有还赔了2125元
接下来,袁世珍每天都去原保险公司,期望获得一个说法。她有三个选择:
一是将钱继续放在银行,2018年再连本带息加分红一起取出来。
二是如果真的急用钱,就找银行贷款,利息从自己的4.5万元里面扣除。
三是现在将钱取出来,但是由于算毁约,所以不仅没有利息和分红,本金也无法完全拿回来。
在袁世珍收到的2010年红利通知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2010年红利保险金额为542.15元,而在末尾明确显示,“当前您保单的终了红利为0.00元,将在您的保单终止时予以给付。”
这就意味着,无论最终这笔红利是多少钱,都只能在2018年10年保险期满后才能拿到。
由于和朋友有过承诺会及时还钱,袁世珍只能选择第三个方案。
7月1日,袁世珍从银行拿回了这笔钱,0利息,0红利,除此之外,袁世珍提前取走钱,算作违约,按照合同规定,赔偿违约金2125元。
45000元钱,存了三年,取出来的时候,金额变成了42875元。袁婆婆很气愤:“她当时根本就没有和我说这个是10年的保险业务。她给我承诺说三年就可以取出自己的钱,也根本没有提到会有违约赔偿什么的,太气人了。”
袁婆婆存的叫银保理财产品
我市某保险公司的徐经理告诉记者,袁世珍的这笔存折,属于银保理财产品,是银行和保险理财合作推出的理财业务。
徐经理介绍,银保理财产品的特点就是购买者既可以得到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又可以得到保险业务的分红收入。“按理说,购买此类产品在到期之后的收益是一定比存银行定期高的,不过由于一些业务员为了追求业绩而隐瞒产品持有期限,只告知消费者产品的购买期限,从而误导消费者购买。袁世珍就是一个例子,业务员只告诉她产品的购买期是3年,而隐瞒了还须持有此产品7年,之后才可以获得利息分红。”
像袁世珍这样在银行被“忽悠”去买银保理财产品的事例层出不穷。
百度“银行存折变保险单”,显示搜索结果高达1530000个,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月份,一群和袁世珍情况一样的人因同样的原因与该保险公司发生纠纷,最后公司同意将本金全部退还,但是没有利息和分红。
“能退本金也很好。”袁世珍气愤地说,“我退休前一个月工资才1000多块,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才有四万五,现在存了三年还扣掉了2000多块!这个简直就是太过分了!”
已有规定不再允许
保险公司派人驻银行网点
一是推销保险的业务员素质不齐,有的业务员纯粹追求业绩,隐瞒了很多具体的细节,误导消费者购买;
二是很多储户自身对银行业务不清楚,以为银行就纯粹是存钱和贷款的地方;
三是一些储户有了理财意识,但对理财产品了解得不够,没有认真阅读各项条款,稀里糊涂就签了字。
由于全国各地部分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过分追求业务规模指标和短期效益,存在对客户进行不适当销售、误导客户等行为,2010年11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在代理保险业务的过程中,应向客户明示销售的是保险产品,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产品等其他产品混淆销售,不得以中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等方式进行误导销售。通知明确规定,在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不再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
买银保产品要注意下面四点
目前,各大银行柜台上的银保产品越来越多,到底应该怎么买?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业务经理郗琳建议消费者,购买保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买保险?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你要规避什么风险,买保险不是为了要赚多少钱,而是你要规避什么风险,意外、医疗、教育等各个险种不一样,所规避的风险度也不一样。不能因为是在银行买的保险产品,就把其看成是银行储蓄的替代品。
第二,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公司的信誉如何?赔付情况如何?当不清楚公司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业务员的素质。优良的保险公司卖保险,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卖出产品为导向。业务员是不是站在你的立场,分析你的收入、家庭结构等状况,根据你的选择做合适你的方案。
第三是合同,这是最关键的。大多数人都看不懂保险的条条框框,但一定要注意保险合同的两个地方:保险责任和保险责任免除,这相当于保险的产品功能。
第四是不管业务员讲的收益有多好,白字黑字写出来或者在合同上勾出来,不要相信口头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