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传言得到澄清之后,投资者对于中国平安股价的信心逐渐恢复起来。深交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中国平安融资余额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增加,目前已达9.46亿元,在89只融资融券标的股中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贵州茅台融资余额仅4.7亿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平安不断增加的融资余额表明投资者对其股价的中线看好。
中国平安1 月6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注意到市场出现关于公司将在A 股市场进行大规模再融资等传言。针对上述传言,公司声明截至目前没有A 股市场再融资的计划,传言没有依据不符合事实。在此之前,中国平安股价在两天交易日内连续下跌7%以上,公司的这一表态无疑消除了投资者的疑虑。
光大证券研究所认为,因传言导致中国平安股价下跌正好提供了绝佳买入良机。光大证券表示,看待融资问题的核心还在于融资的用途,是创造还是毁灭股东价值。此次融资的核心目的是控股银行,推进综合金融的发展模式,这在银行整合复牌之后市场就应该相当清楚;中国平安2010 年中报展示的综合金融业绩是得到市场认可的,这一点并没有随着公司的融资计划而改变。实际上,中国平安基本面稳健良好,2010 年的全年业绩有可能超预期。
“买入好公司股票的最佳时机,就是事件性恐慌的时候。”同样建议投资者借机买入中国平安的还有国信证券,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称,中国平安近3年来有过2次类似时机:第一次是2008年10月28日,受“融资门”持续影响,一直跌到19.90元;第二次就是2010年2月23日受“职工股减持公告”影响,平安股价单日下跌8.88%,跌到44.17元。然而两次下跌后其股价均有较大幅度反弹。
或许正是受到券商报告的影响,投资者对中国平安信心次日就有所恢复。统计显示,1月7日当天,中国平安融资余额为8.96亿元;10日升至9.15亿元,11日升至9.2亿元,截至12日,其融资余额已达9.46亿元。
东方证券认为,中国平安的再融资需求被过度妖魔化。实际上,市场对中国平安的再融资需求早有预期,主要是为满足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和寿险的快速发展,融资是为了业务的发展,与综合金融的战略相符,同时对公司EPS 和估值的摊薄都不是很明显。即使按照比较严格的偿付能力200%来测算,平安的募集资金需求也就是在400 亿左右,不算是惊人的规模。
而在目前股价下,中国平安的估值却极具吸引力:根据东方证券2011年的预测结果,中国平安的隐含新业务倍数为7.7 倍,P/EV 为1.6 倍;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新业务倍数29.7 倍和P/EV2.8 倍。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华泰联合证券。华泰联合认为,估值仍是其推荐中国平安的核心理由,目前中国平安2011 年隐含P/EV 倍数为1.7 倍,隐含新业务价值倍数为7.9 倍,股价安全边际较大,故继续维持对中国平安的“买入”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