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万元户,就像现在的百万富翁一样令人羡慕,可如果只是储蓄,30年前的1万元,并不会成为现在的100万元。通胀预期的压力下老百姓的理财意识都很强烈,可是在这股理财热浪中也暴露出很多有代表性的理财误区。”浦发银行石家庄富强大街支行副行长杨惠英表示,要想跑赢CPI,防储蓄“缩水”,这些理财误区先要避开。
误区一:投资理财盲目跟风、只求高收益
资产配置低能型——— 何先生公务员 月收入4000元
在省会某行政机关工作的何先生,收入稳定,但理财观念淡薄。“以前我把钱全以储蓄存款的方式存入银行,为了方便使用,存活期、三个月和一年期的都有。”可在当前的通胀压力下,存在银行钱也会发毛,何先生“被迫”开始了投资理财计划。看到很多朋友购买了某银行承诺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于是也想来试水,并将自己90%的资金一股脑儿投进去了,而自己手头上可支配的钱还不到一万元。“前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但是银行规定3个月内资金不可撤出,急得我东拼西凑才交上5万元的手术费。”“这样的单一资产投入不仅未必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超额收益,还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切忌‘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听了银行理财师的分析后,何先生痛定思痛,决定选择多个方式投资,东方不亮西方亮。“别人买啥我买啥、啥收益高我买啥,肯定错不了了。买保险、买基金、买房地产、存银行、买国债一样都不少。”虽然收益有所提高,但每天何先生都忙得不可开交,“由于我的投资过于分散,使投资追踪变得困难。到底什么样的理财方式才真正适合我呢?”
专家分析:
浦发银行石家庄富强大街支行副行长杨惠英分析道,现在很多人没有综合理财意识,有时一味追求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有时又想做到投资面面俱到,往往都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一般家庭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应急资金应保证高于日常支出的3倍,不会在突发事件急需资金时手忙脚乱。“专业理财方案和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为理财加分。”
对于理财产品,银行人士建议,买银行理财产品主打短平快。如果有闲钱,选择存定期,还不如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跑赢CPI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加息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会水涨船高。如某国有银行前不久推出一款产品,120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7%,而加息后推出的90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高达2.6%。”“同时理财应该抱有合理的预期,比如你去年买基金,赚了一倍,千万别再想今年还能赚一倍。理性地说,持久的投资只要长期保持一定的超过通胀的年化收益率就可以了。”杨惠英提醒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好投资组合。基金定投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二:投保只顾老和小,重投资轻保障
“保险狂购达人”——— 魏先生公司主管 月收入8000元
作为家庭的收入支柱,魏先生在职场上呼风唤雨,但在保险理财规划上却有失大将风度。不久前,儿子刚过完1周岁生日,这个“一脉单传”的小家伙可真是全家人的宝贝。别的不说,单从父母为他买的保险上就足以看出。魏先生说,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就接到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有的推荐寿险,有的介绍健康险。“那时候觉得这家讲得挺有道理,那家说得也不错,一来二去就买了很多。”如今,一年花在宝宝身上的保费就要六七千元,包括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现在又有保险公司打电话给我介绍教育金保险,说要从小给孩子储备教育金,我也觉得蛮有道理,应该会考虑吧。”
如果真像魏先生所说,再为孩子投保一份教育险,那么估计每年的保费就要万元了。而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本身却没有什么保险保障。魏先生和太太除了有社保之外,单位还提供了门急诊医疗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我们两个身体都不错,买保险不是浪费钱嘛。”
魏先生在为儿子尽心挑选时,也想为父母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保险产品,去年魏先生在银行理财专柜为父母购买了一份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今年的分红怎么才144.2元呢?”魏先生清楚记得这份保险产品宣传资料上的三大特色: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怎么今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而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一家老小每年的保险费用,就让魏先生身心疲惫!
专家分析:
“其实‘家庭支柱’才是最需要保障的人。”泰康人寿河北分公司理财经理张梦君解释,因为家庭支柱一旦倒下,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将是最大的,此时整个家庭就需要借助保险来“恢复元气”。只有自身保障充分了,子女未来的生活才能有所依靠。
针对魏先生一家的情况,张梦君建议,在为宝宝投保教育金保险前,他们不妨先为自己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附加意外医疗险、定期寿险和健康保险,如医疗费用型、医疗补贴型产品,如果经济基础牢固,还可以考虑重大疾病险等。
误区三:投资房产越多越好
“包租婆”——— 陈女士 事业单位 月收入2500元
加息和通胀预期的不断升温让房奴们暗自捏了一把汗。省会陈女士也正为自己贷款买的两套住宅房发愁。如果央行采取加息政策,那么房贷利率就可能水涨船高。虽然目前陈女士并不急于提前还贷,但两套房子每个月四千多的还贷压力,已经让她们一家人吃不消了。
陈女士名下的房产不少,除了自己贷款买的两套住宅楼外,父母还给她留有两处房产。“有两套住房租出去了,但租金并不高,每个月的还贷压力仍然很大。”
然而陈女士并不满足现有的房产。“我的一位朋友原来在卓达商贸广场商铺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层商铺,而当时附近住宅3000多元,如果简单算投资回报率,住宅合算得多。但是现在你再算一算,住宅涨到6000元,商铺5万都不卖。”
专家分析:
“许多人觉得买房是最保险的投资方式,所以手头一有钱,就去投资房产,事实上,固定资产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值能力,但是变现能力较差,所以,固定资产在家庭资产中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一般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1/3为宜。”工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桥西财富管理中心的一位理财师分析。“依照目前的房市调控政策来看,对商铺没有什么影响。商铺一直以来都是首付5成,加上比住宅的投资回报更高,因此商铺的投资潜力由于政策对住宅的打压而凸现了出来。”专家在肯定投资商业地产的同时也指出,商业地产专业性强,需要懂得基础知识以及很多相关知识,对于大多数非房地产专业人士的投资者来说,也是相当难以把握和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