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修不换”理赔维修模式,能提高事故车辆的维修、理赔速度,但也对传统的“只换不修”理赔维修模式造成了冲击。
近日,平安产险宣布在全国所有分支机构全面推广“低碳理赔”模式,该公司将联手国内专业从事事故车辆特殊材质配件修复技术的迅驰九州公司,针对前来报损的事故车辆非功能性损坏的配件,全面推广“修复”技术。无疑,这种由保险公司牵头的“只修不换”理赔维修模式,能提高事故车辆的维修、理赔速度,但也对传统的“只换不修”理赔维修模式造成了冲击。
“只换不修”:车主还得自掏腰包
生意人老刘最近驾驶自己的雷克萨斯外出时,不小心被蹭歪了右倒后镜,送到定点理赔维修厂后,维修人员直接给他报了更换一套后视镜总成和工时费的费用,高达9000多元,表示不能修只能换。这让老刘心惊肉跳了一回——保险公司定损时只定了6000多元,这意味着他还得从口袋中自掏3000多元填数。事后他去外面的定点维修厂,要求修复,最终对方报价只需5000多元。
同样的“修”还是“换”的问题在很多高档车车主上也曾遇到过,但让他们发愁的是,一旦遇到刹车系统等涉及安全性能的故障,拖去外面的维修厂修复相当让人不放心。
老刘表示,自己经常需要开车见客户,对车子的外观保养非常重视,一些非功能性的配件损伤,拿去其他维修厂修也担心师傅技术和“手工”不行,最终修复的品质参差。有时真不得不回4S店,这也造成了4S店“只换不修”的潜规则愈演愈烈,而零部件更换价格的昂贵,更导致理赔时,车主还得自掏腰包填补数目的情况时常可见。
维修店反映:影响不大
“以修代换”的理赔维修方式可以由车主自主选择,在修车前决定是修件还是换件。保险公司承诺,如果对修复的配件质量不满意,车主还可以要求公司更换有关配件。无疑,由车险公司带头推出的这种“只修不换”的车险理赔方案,对于习惯性去4S店、维修厂理赔维修的车主来说,相当于多了一种更人性化的选择。但对于传统4S店和维修厂来说,暗中却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高档品牌4S店,“不修件只换件”的做法已是公开的“规则”。
那么,此次车险公司推出的这项理赔方案,是否会影响4S店理赔维修的正常运作?在采访当中,本地多数4S店和维修厂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项业务只是车险公司给消费者增加的一个“选择题”,暂时没有影响到自身的业务开展。“我们是业务签约单位,发生事故客户来店中维修换件仍然可以正常获得理赔。”广州一奥迪4S店售后方面相关负责人鲁师傅如是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目前高档品牌4S店的维修车间基本上都是直接更换受损配件,车辆只要上了保险,维修时基本直接换零配件,这种“只换不修”方式对于维修厂来说,利润要高很多,而且省时省力。一些高档车车主为了省事,也乐于接受这种规则。虽然外界有质疑厂家或维修厂为牟利变身“换件厂”的做法,但4S店的师傅对此有不同看法,“高档车技术精细,普通修复做好之后很难避免会不会有其他问题,直接更换则有保障。”鲁师傅告诉记者,厂家也规定大部分零配件坏了就要换新的。更换零配件可以彻底拒绝各种故障隐患,但如果车主选择去其他维修厂修复,那么再出问题,手尾也会相当长,给维修厂赚取的利润也同样没有上限。